影片的开场,如一部作品的序曲。作品的序曲一曲小号,救下了大狗和女孩小女孩骑着自行车疾驰过布达佩斯充满古欧风情的街道,画面空旷而幽冷。突然她的身后出现一群疯狂的恶狗,追赶着女孩,就在女孩即将被狗群追上时,影片的序幕吊诡结束。然而观众的胃口已被高高吊起。发生了什么?这个女孩的命运将会如何?
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以倒叙方式开头,的确是个悬念丛生的尝试。抛出这段序曲后,他回到故事原初,慢慢道来。
画面进入一家屠宰场,作品的序曲一曲小号,救下了大狗和女孩小女孩莉莉的父亲是质检一类的角色。作为一名疲惫秃顶的离异男人,属于事业和家庭都不顺遂的那类。前妻和现任丈夫要去外地开会三个月,13岁的女儿和她的大狗哈里,就“移交”给了他。
大概不止一次了吧,莉莉被父母皮球一样扔来扔去,作品的序曲一曲小号,救下了大狗和女孩以至于她脸上看不到丝毫明亮和天真。对父亲也是面无表情,没有诉说,不想交流,孤独叛逆早就夺去了孩子该有的开朗和活泼。
莉莉宁愿亲近她的大狗哈里。在大人眼里,那是一条血统不纯的杂种狗。
来到父亲的家,麻烦就来了。父亲不允许莉莉带哈里上床,晚上把狗锁在了卫生间。倔强的莉莉,为了安抚呜咽的哈里,吹起了《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她睡在浴缸陪着哈里。第二天警察上门,说有邻居举报哈里咬了人,并给出两个选择:要么将狗遣送到动物拘留所,要么递送申请交一笔税。父亲不愿意交钱,女儿不同意将哈里送走,两人争执着互不相让。
不放心将哈里留在家中,莉莉带着它去参加乐队排练。狗吠声扰乱了排练,老师要将哈里驱走,莉莉带着哈里一起离开,无视老师在身后叫喊 “你走了就别再回来!”牵着哈里的莉莉在外晃荡了一天,终于被父亲找到,作品的序曲一曲小号,救下了大狗和女孩路上就争吵了起来。父亲强行把哈里扔下,带着莉莉驱车而去。哈里一路狂追,但没追上。
哈里开始了颠沛流离。先是遇到肉店老板的追杀,被有“一面之缘”的小花狗搭救;接着,哈里又被流浪汉卖给一个狗贩子,然后,贩子又将它卖给斗狗人。哈里的厄运真正开始,它被铁链套着抽打,注射毒品,磨牙,然后送上斗狗场,让它与同类自相残杀,过上弱肉强食的生活。最后又沦落到动物收容所……
逃出收容所的哈里,已不复当初温顺的模样,龇牙咧嘴到处咬人。它集结上200多条流浪狗,向人类展开了报复。
我们从人与狗之间的恩怨中,完全可以联想到人与人的冲突。被压制一方一旦有反扑的机会,无论多么的弱势,爆发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女孩莉莉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哈里。她骑着自行车张贴寻狗启事,到街区、天桥等地,冒雨寻找。可当莉莉与哈里再度重逢,哈里已经成了一只领头的恶狗。撕咬过动物管理员,扑向训狗人……它内心装满了仇恨,而且已经完全不认得曾经的小主人了。它带着狗群一步步逼近,女孩一步步后退。看着哈里,莉莉流下了眼泪,泪水中有惧怕也有疼惜。
等到天亮,这批狗狗就将被人类猎杀。作品的序曲一曲小号,救下了大狗和女孩当举着火枪的父亲跑来,意图救出与狗对峙的女儿。女孩制止了准备开枪的父亲。她掏出了小号,对着哈里吹出了《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听着音乐的哈里,怔忡了片刻,表情慢慢舒展开了。随着音乐的起伏,它匍匐了下来,哈里记忆中的良善被唤醒了。它身后所有的狗都匍匐了下来。女孩莉莉也匍匐在地。影片的结尾回到了海报上的画面:女孩和父亲,与一大群狗,在街道中匍匐着。
残酷的一页似乎被翻过,但其中的教训决不能就此忘记。文艺作品最大的责任,就是唤醒人类的良心、爱心与同情心。这部影片,获得2014年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可以看出电影人的理想: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应该平等被对待。 王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