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中国山水画,都是最具民族DNA的传统艺术。山回路转不见君其路漫漫,熊岱平和魏晋都是敬畏传统、亲近传统的年轻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长也经历了其路漫漫、求索往复的过程。作为艺坛的新锐能量,他们深入传统,并将对传统的研习和领悟渐渐化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学习传统的脉络,又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非单纯学传统之“技”,而是追求传统之“气”。正所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芥子园画谱》开始,再临摹一些古代经典,然后大量写生,从而进入创作。多数画山水的艺术家走的都是这个路子。但很多年轻人急于找到自己的“个人标签”,难免会追求效率、寻求捷径。在熊岱平看来,“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一部难以穷尽的大书,每一页都精彩绝伦,浅尝辄止是无法进入并得到精髓的。”石涛的湿笔浓墨、石溪的渴笔皴擦、龚贤的渍墨积染;渐江的简笔淡墨、戴熙的以擦皴代、程邃的渴笔焦墨……他越学越是挖掘出自己的“不足”,除了技法,如何用作品中来表达品格意趣和审美理想,更是一门深厚的学问。熊岱平在传统的学习中循序渐进乐而忘返,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清新、明朗、雅丽和灵动的意趣。
魏晋最擅小楷,写得清爽劲力、颇见功底。赵孟頫说:“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书之道也。一毫之过,同于不及。安得天下之精一于中者,而与之语书哉。”而达到精,必须是千锤百炼,做到心手双畅。从“二王”起,到赵孟頫、文征明、黄道周、倪云林等,魏晋临帖无数,学各家之精髓,渐成自家风格。细细读来,其取法多在“二王”、唐人写经及赵孟頫和文征明中,今人管峻也对他有较大影响,管峻从上述诸家中也得益匪浅。魏晋的小楷,写得规范却不呆滞、熟练但不油滑,最重要的是,和熊岱平的绘画一样,从里到外透着一种清雅和旷朗的气息。
熊岱平和魏晋此次合作的“嘉善闻经”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旧址位于幕府山之石岗山。“是寺也,在神策门外三里许,寺内曲径通幽,殿后巨石壁立,偪仄之处仰视天光,仅露一线。上有石佛、观音诸阁,阁一巨石中立,上复建一亭,由旁迳(径)以达石梁,曲折皆通,真寻幽之奇境也。今石尚存,而殿宇荒芜矣”。今寺已不存,再看这禅意山水与书法墨迹,不觉感慨。
文/张艳
熊岱平
号苍润斋主,1977年10月生于江西丰城。现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艺术馆副馆长、国画创作室主任。 20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高研班。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报业传媒书画院副秘书长。
魏晋
字晋之。江苏沛县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