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什么?按照词典上的解释,标准是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也即是古人讲的“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唐人杨倞解释荀子对标准的说法:“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这样的解释,大家自然明白。小时候,我们经常听父母说:跟好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当然,这里更多的意义是指一种道德标准。但如果说到艺术品鉴的标准,恐怕就要复杂得多,虽然南朝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讲得很明白,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把这“六法”作为绘画的重要美学原则和品评标准,很显然,这里面纯粹是讲的绘画本身,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标准不是死的标准,是活的,在一些具体的品评中又有一定模糊性。另外,这里没有对画家的道德作具体的要求,或者说虽然是品评的标准,并不涉及绘画作为艺术品在市场中关联的因素,因为从市场的角度看,作品能够流通,就需要这么一个标准,但是在现实中,这个标准显然是模糊甚至是混乱不堪的。
譬如,我们在很多的时候,都习惯以市场的价位来衡量一幅作品,而不是从作品本身去作具体的分析。所以,一个充其量只是业余爱好的娱乐明星的字画,能被炒出天价,虽然从弘扬文化与传播的角度看也多少有些积极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对艺术标准的破坏和对文化的失敬;有的人在头上戴上一顶帽子后,作品便立马神气地涨价,要知道,如果是一种新的科技产品问世,有新的技术含量,这样提价似乎还能说得过去,但艺术创作估计在一夜之间突然能提高水平的估计很难,虽然有顿悟的可能,估计多半不是这样的原因,而且,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实。比如说当代的展览,实际上参展与获奖在某些时候只是这种形式的需要,并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作者的水平。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比方,展览的评选像举着网兜子抓蝴蝶,太低了评委看不上,太高了可能看不懂够不着,所以,只能选择那中间的一部分,虽然是戏说,似乎还是有些道理,所以,大家都会心知肚明地去朝着某个方向努力,那么,这自然会多些遗憾。
在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心正笔则正”是个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那么问题来了,比如说明代的大书画家董其昌,虽然我们在对董其昌的人品有很多的诟病,但依然会欣赏他笔下极见禅意的风神;还有那个王孟津,从气节上来说,显然也是难以为我们的传统道德标准所接受,但其笔下纵荡的才情却让我们在脉脉温情的帖学系统中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还有一个即是雅俗共赏的标准问题,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期待着雅俗共赏,因为这无疑是市场的某一个标准,如果具备这样的标准,很显然会得到市场的青睐,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艺术创作却有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因为,可以这么说,我们很多人所谓的欣赏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他们通常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来作为评价的标准,那么,这样的认可自然不能说明真正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推崇黄宾虹先生的艺术,但在他生前,似乎大家并不看好,不然的话,他死后捐画的事就不会那样的尴尬,另外,他的作品显然不是我们通常所谓的雅俗共赏。还有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凡高,也是不受当时画商的待见,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那么,这里我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后来才得到社会的认可,是不是我们内心的标准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旧有的标准似乎容易接受,但囿于自身的识见,对于一种艺术的创造却缺少一种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
窃以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我们的内心还是应该有自身的标准,那便是品高、艺娴、学富,虽然这个标准实在太高,如果有这么一些想法,并且努力去践行,自然是件大好的事情!
文/陈克年
陈克年
安徽含山人,现居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委员。书法作品及论文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展及全军展等重大展览和学术论坛。诗书画印融于一炉,有“艺臻四绝,品自上流”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