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澳门,没有人不想到大三巴,就像说巴黎就要说凯旋门,谈纽约必谈自由女神像一样。标志性景点嘛,当然同所在城市密不可分。大三巴其实是火灾的遗迹。原址上的圣保禄教堂始建于1602年,竣工于1637年。教堂屹立近二百载,在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门基督教领域长执牛耳。其间几经火灾受损,终于1835年的大火中焚毁殆尽,只剩下花岗岩材质的残存前壁。因形似而被称为牌坊,更受天时地利之惠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核心景点。
作为澳门的第一张名片,大三巴牌坊确实不负众望。坐落于闹市区的高岗上,自然而然成为仰视的焦点。那端庄的造型,威严的气势,精巧的设计,特别是中西文化元素荟萃的建筑特色,极具吸引力,也顺理成章地使之成为人们渴望拜访的热门景点。不仅旅游者必到,就连来澳门视察的国家领导人,也没有不去的例外。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抽暇参观大三巴,结果“陷入人海”,“短短50米路足足挪步20分钟”。大三巴的中心地位和尊贵气派可见一斑。
可我更关注大三巴旁的废墟。
李嘉曾东南大学教授,现任教澳门城市大学。教学科研之余癖好写作而笔耕不辍,已有散文集《且行且悟》和报告文学《澳门故事》出版。
其实早在圣保禄教堂建造之前,这里已经发生过值得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1594年岁末,就在柿山西南面坡脚下,几栋石基砖墙建筑一字排开,三位儒雅的传教士主持了庄重的仪式:三十多年前为培养教职人员成立的圣保禄公学,正式升格为圣保禄学院。学院增设了哲学、科学、语言及中华文化等课程,还设置了图书馆、印刷所和观象台。圣保禄学院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近代高等教育的滥觞,也是西学东渐和东学西进的重要门户。只是稍晚建于西侧的圣保禄教堂以恢弘的气势掩盖了学院的质朴低调,更以1835年的那场大火使之同归于尽。
2010年的一次考古发掘揭示了这段珍贵的历史,圣保禄学院被掩埋的断壁残垣终于重见天日。我带研究生们来到现场,望着布满青苔的墙基,破碎散落的砖块,清晰而神秘的屋舍轮廓,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废墟前的平台上,一尊铜像格外瞩目。分明是西方人的脸庞,却身着儒服,头戴官帽,左手持籍,右手握笔,仿佛正深思熟虑而即将挥毫疾书。他是谁?有很多人并不知晓。
我对学生们回忆了一件往事。2014年12月,澳门回归15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约我谈澳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要我选择采访地点。我毫不犹豫将他们带到这片废墟,讲述了圣保禄学院的历史文化意义。还特地介绍了这尊铜像:这位耶稣会会员由澳门进入内地,在传教的同时积极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成果,同时也将中华文化的精华向西方推介。他在中国奔波28年,最后在北京逝世。明神宗恩准他葬身阜成门外;2000年建造的中华世纪坛大厅壁画中刻画的200多位历史名人中,他与马可·波罗是仅有的两位外籍人士。他就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也许是现场教学引起关注,很多游客围拢来旁听。几位东北口音的大姐挤到铜像前合影,我注意到她们刚刚赶来,有意问道:知道这是谁吗?她们摇摇头,其中一位转头看一眼说,反正是外国人呗,能塑像的,肯定了不起呀!是的。利玛窦了不起,圣保禄学院也了不起。我们都该记住这段了不起的历史,哪怕曾经被废墟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