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刘丽明 今年春节刚过,出了一件让科学界欢呼雀跃的事,物理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我上网看了一通视频和文章,又跑到图书馆,想借一本网上推荐的书,没有,只好借了六本书。包里放不下捧在手上回家遇着邻居,他很好奇我一个学文科的怎么要看那么多物理学的书。我说,因为不知道哪本能看懂,就都借回来了。话说得谦虚,也是实话,但也不妨碍我在邻居面前生出一点炫耀之心——瞧,我能读这样的书,只烧脑,不求有用,我兴趣多么高雅。 其实,我怎么会不求有用呢?小时候读这类书才是真的不求有用,结果却特别有用,记得上初一时看了两本书,一本叫《原子的秘密》,一本叫《元素的故事》,看的时候只觉得两本书的营养滋滋地直往身体里吸,从此就与数理化亲了,立志上大学考原子物理系。后来下乡插队断了理科梦,只能自学文科了,物理学还是吸引我,但是很长时间里,我不知道拿这种脱离自身主流的兴趣怎么办,就算我知道了恒星的生老病死、基本粒子可以分解为夸克,可我的学习前景之有限,真是多一步都走不过去,因为只要比F=ma(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复杂一点的方程式,就是我的悬崖,一到悬崖边我就头昏,岁月对我的数学能力的削弱是多么无情,这且不说了,问题在于看懂的那些知识也进入不了我的体验范围,我所感知的还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仿佛身体已经被牛顿机械化了,要扭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上去,不行。 不过,这次将六本书一起读,效果还是不同的,因为讲述同一个问题几本书的叙述方式不同,专业水平不同,观点也不同,比较着看过来,那些理论不知不觉立体化了,好像看一块奇石,绕着看,对一个曲曲弯弯不容易看明白的洞,其来龙去脉就有印象了,这便觉得有些通。其中有一本书是加拿大一个电气工程师写的,他质疑牛顿,说牛顿的万有引力不过是起了一个莫须有的名字,没有这个名字,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照样可以用恒加速度方程和行星轨道方程描述出来,凭什么牛顿一整合大家都信他的了? 这个世界相信简约之美,谁能整合,谁就有定义权。爱因斯坦起先没有动牛顿的奶酪,他搞一个狭义相对论,只描述接近光速的、无巨大质量的世界,远远小于光速的世界还是归牛顿的引力论。是自由落体失重的现象启发他去建立广义相对论,既然参照系的加速度跟引力场等效,为何不能收编牛顿的引力论呢?这说明难懂的广义相对论,还是起源于我们的日常感受,但是只有爱因斯坦能够推进他的“思考实验”到不可想象的极端,他重新解释了行星的轨道:没有什么力拉着行星在绕圈,只是时空扭曲了,你以为你在走直线,其实走的是曲线。 牛顿的轨道意象,是绳子拴着石块绕,引力很直接,爱因斯坦的轨道意象,是弯曲起来的时空,裹挟着你,席卷着你,却是间接的、含蓄的,我终于觉得爱因斯坦比牛顿亲近了。这批书读过,我恐怕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读一本,忘一本了吧?知识的魅力也许就来自于结构之美,对陌生的知识最好拿一堆书迅速搭起架子来,不要今天立两根柱子,十年九不遇地再来搭横梁,那柱子早倒了。不过六本书里我还是分出了主次,有一本书光借着看不行,需要买来看,因为这本书不单单是介绍,还进行科普讲解,是“大爆炸”理论创始人之一乔治·伽莫夫写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他让书中主人公一边听讲座,一边梦游相对论及量子论的世界,我也想把我的感知能力经常往这本书里描述的世界输入一下,让什么“尺缩效应”“钟慢效应”等变形的时空对我进行拓扑处理,使之变得柔韧,不要失去弹性,我总觉得文理科的世界在接近神秘的源头时,是同构的,人类的差距本不应该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