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图 张慰慈 “便当”是台湾的少年每个人从求学开始,就已经将它视为某种生活上的重要伴侣,直到有部分学校开始了营养午餐的政策,才延迟了大家与它亲近的时间。 很多人以为“便当”是日本语,其实查询资料后才发现,“便当”一词最早源于南宋时期,这个通俗用语原来的意思是“便利的东西、方便、顺利”。传入日本后,曾以“便道”、“辨道”、“辨当”这样的用字方式来运用。“便当”一词后来再反传入中国是源于日语的“弁当”(新字体:弁当,旧字体:辨当)。其实就是内地说的”盒饭”,两者是同一样东西。 近代大家普遍地食用其实被很多种不同的因素所影响,除了原意的便利外,也因为都市上班族所需要的消费指数比较高,因此开支的管理与食品安全等因素对生活影响相对性也高。对于小资上班族来说,若是与家人同住,只要家中有开伙,顺便替第二天或下一餐预留下一顿饭菜的分量,就能轻松地节省了外食的额外支出,也比较能对食品安全无虑。小小一个四方空间,有饭,有肉又有菜,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对在外工作者的照顾。听老人家说起,以前农业社会,人们每天有大量工作要完成,所以每天清早就需饱食,出外后所携带的盒饭分量也需要充足的淀粉与盐分,才能让工作时汗如雨下的劳动者有足够的能量补充,所以这四方空间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尽善尽美,其实学问不小。当科技越文明,交通工具越进步,四海一家与地球村的概念就越成型,所以大家在旅行的形式上,逐渐从参与观光团发展到小众或个体的自由自助旅行开始发达,让很多地方的特色吃食开始为旅人准备了独特盒饭的呈现形式。 身为职业妇女的我,和现代家庭普遍的双薪家庭一样,要兼顾工作与家事,前几年我出差的几率还是很高,当时儿子正在上大学,习惯日常在家中饮食的他,每当我有短暂需要离家工作的日子,总央求我做几个便当放在冰箱,当下课回家饥肠辘辘时,只要拿出一个放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就能食用,他常笑着说,当冰箱里的便当食尽就是妈妈要回家的时候了。今年又因为父亲的离世,我开始接手母亲的生活日常照料,因此上班前为母亲做饭也成为我很重要的工作之一,藉此顺带的也为自己准备盒饭。工作伙伴中有一位是自小在韩国长大的华侨,为了完成华人基础教育,因此年少时就离家渡海来台,她总说虽然独立但总向往家的温暖,我遂自告奋勇地顺手为她也一起准备中餐,于是办公室里掀起了盒饭热潮,有人搬来了微波炉放在茶水间,我请与家人同住的同事自行准备,然后大家中午一起在有阳光的窗边用餐,吃饱后还有时间可以休息片刻,皆大欢喜。 需要再加热的“盒饭”挑选的菜式最需要注意的是蔬菜类,基本上叶菜类蔬菜比较不适合需要避免(因为加热后会变黄或变苦,无论色相或滋味都不好),豆荚类或是瓜果类的都是加热后也很美味的食材选择,基本上虽是便当,我仍希望色香味俱足,因此一荤,二素是基础搭配,另外留个空间做荤素混炒的调配。我常说如果热炒端上桌的食物是10分,那么装入饭盒中的食物烹煮就只能烹饪到8.5分,留个空间加热时再补满,才是圆满。这个简单的领悟竟也是人生的智慧。希望以爱为名,大家都来带爱心盒饭吧! 盒饭制作食材挑选要诀 1.红烧类的菜式,加热后更美味,是盒饭烹调主菜首选。荤菜各式肉类都合适,(唯有海鲜可能比较有变味可能。)素菜可以根茎类作物为主也是美味无比。 2.荤素混炒的菜式,素菜可以拣选如同芹菜,或瓜果类为主。 3.海鲜类食材,除了虾仁可与其他食材混炒滋味不变外,其他带壳类海鲜建议避免(再加热容易有异味)。 4.鱼类食材尽量以干煎或是葱烧为主。 5.豆腐类也是盒饭好的选择菜式。 6.另外有些加热才能让养分加倍的食材(例如:西红柿)都是制作时可以优先选择的。 7.最后一项,若是面食类食物(炒面,炒饼等),制作完成放冷后再放入饭盒携带,避免吸入过多水汽过于糊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