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阿光 阿光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作家。 我们为什么会需要味道?有时候需要它提振心情,有时候需要它营造气氛,有时候需要它来搭配我们的衣服鞋子和妆容,让自己更为统一地呈现出某种风格,所以我们都喜欢和谐的味道,喜欢和环境融洽无间的味道,但在我的气味旅程中,也有两次比较特殊的经验,它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一年冬天,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藏区,拜访当地的玛尼石堆,时值黄昏,成群穿着传统藏族服饰的妇女和孩子在暮色中行走,涌向这里的寺庙,有些孩子一路都在拜等身长头,姿势一丝不苟,大人们则神情肃穆,少有闲谈和笑语。到达寺庙时,转经堂内光线已暗,但大大小小的转经筒周围仍旧坐了很多人,在那里念念有词。听当地人讲,这里每天都汇聚大量的信徒,很多附近的居民更是风雨无阻,每天前来念诵经文,转经祈福。 晚来天欲雪,天色渐暗,只有远处黛青色的山依旧轮廓清晰,如一角石柱刺破天空。茫茫高原上,这景象令人凄惶,不知是因为环境的陌生,还是因为这场面的震慑力量,我心里涌上一股隐忧的情绪,还有一种说不清的畏惧。就在这时,路边的小吃摊传来一阵奇香,大概是某种煎炸的小食品,面粉和牛奶遇到热油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饱满,世俗,热闹,闻到这股味道,我心里不快的情绪被一扫而光,突然觉得开心起来,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幸福感所包围。 这一幕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然后在某个春天的傍晚,刚好路过北京法源寺,就进去看了看。 提到法源寺,不能不提到它满院的丁香。时值阳历四月初,丁香开得正旺,院子里满目灰紫连成一片。正逢寺院做晚课,游人都停下脚步,矗立在佛堂外聆听,没想到这时突然下起雨来,人们四散而去,院子瞬间空了,只剩下一株株兀自开放的丁香树。 从香氛的视角看,丁香是典型的白花,吲哚是它的灵魂,气味浓郁,肉感十足。此时此刻,雨水的潮气放大了香气的细节,绿、粉和涩纠结成一片,凑近了闻,还有一股丰腴的辛辣感,一阵风吹来,细小花瓣随风颤动,犹如一场集体狂欢。“花气薰人欲破禅”,而花树掩映中的佛堂却像一个不受侵扰的世界,雨声与诵经声共存,花香与熏香同在,让人忍不住感叹大千世界就在眼前。 这两次经验,让人觉得意外,让人开始觉得不该如此,可转眼一想,又不得不如此。 想起自己闻到不同味道时的那些体验,“哇,太棒了”,这当然很好,那些边边角角都服务于同一个主题的完整的美,会让我们由衷赞叹创作者技艺的高超;“哦,是这样”,它符合我们的期待,觉得这种主题或许只能这样呈现;可是我自己越来越期待这样的体验:“咦,怎么会这样?”我喜欢成见被打破的那一瞬间,喜欢看到事物不符合常理,却又有它独特的逻辑,喜欢在断裂、矛盾甚至扭曲的那一刻,看到另一种意外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