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文文是个乖巧聪明的孩子,今年读初一。一直以来,文文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年年三好学生,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最近,文文的家长突然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昨天没有写作业,上课也经常分神。这让父母大跌眼镜。 细细观察,父母发现文文好像变化挺大,变得好像心事重重,无心学习,晚上回到家就直接进自己的房间,不写作业,不看书,只是抱着手机一个人刷屏。到后来,文文变得厌学,甚至连期中考试都不参加了。父母很是抓狂,轮番找孩子苦口婆心地谈。但文文总是表现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这让父母很是苦恼:曾经那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被手机害成这样了呢? 指导:葛利利(“陶老师热线”指导老师)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智能手机或电脑游戏看成“洪水猛兽”,但我们需要多想一层:孩子开始厌学,甚至是不爱上学,到底是什么原因?罪魁祸首其实不一定是电子产品。 文文的故事就是典型案例。这个故事其实存在很多疑问:孩子一直很优秀,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深究原因,原来是因为父母的摩擦而导致,手机只是“替罪羊”。文文的父母经常因为家庭琐事而发生摩擦,关系长期不和。面对父母的争吵,文文显得无助无力,感觉帮谁都好像是在背叛另一方,而且多次规劝无果,换来的只有一句话:“这是我们大人的事,与你无关,你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搞搞好就可以了。” 于是家庭的“替罪羔羊”就出现了,文文下意识地发现,只有自己出现问题,并且认为是父母最在意的学习出现问题时,才能让家庭无休止的争吵归于平静,但保持不了多长时间又故态萌生,慢慢的文文越变越“坏”,直到缺考不上学。这一次父母终于意见一致了:当务之急是先拯救孩子,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夫妻之间的问题等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说。 从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不和,孩子会不自觉地加入到这个战争中来,而家庭中最忠诚的人(孩子),往往会为了家庭(维系和保护父母的关系)而牺牲自己(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或出现心理问题/疾病)。所以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棒子打死”,或直接归罪于手机或网游,而是应该先找到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这也是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而采用行为表达的一种方式。 杨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