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的宝宝刚一岁多,到了冬季后,天气寒冷,怕宝宝着凉,她就给宝宝多穿了几件,过了两天宝宝反而有点发烧了。高志妹接诊时看到,王女士怀抱着宝宝,宝宝包裹着厚厚的包被,解开包被,宝宝头戴棉帽,身穿棉衣裤。高志妹立即帮宝宝摘掉帽子,解开棉衣,露出红红的小脸,小头发湿湿得像刚从水里上来似的,测量体温已经39度以上。 据高志妹介绍,进入冬季后,门诊上这种情况很常见,有时甚至还能见到更严重的,宝宝打开衣被是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小内衣都湿透了,目光呆滞,呼吸急促。这样的患儿由于身热不能及时散发,出汗过多,很容易出现脱水,甚至高热惊厥,从而引起脑部的暂时缺氧。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捂热综合征”。 高志妹表示,一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家长们总担心孩子会冻着,给宝宝穿衣服是里三层外三层,认为冬季衣服穿得越多越好,更有些家长把孩子捂成了“粽子”,其实衣服穿得多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生病。古人就有云“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中医学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身体各器官功能均处在发育阶段,大脑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况且孩子天性好动,运动量大,新陈代谢也快,穿着过多,影响散热,内衣容易汗湿,久之易伤阴液耗精气。 孩子穿衣的“三分寒”这个度怎么把握呢?高志妹建议家长可以注意以下五个原则: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中医学认为,人的五脏六腑的俞穴,全在背部,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过暖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如果孩子背部衣着单薄,会使背部易被寒邪所侵袭,而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肚腹是脾、胃、肠等消化器官的所在,保持该部位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保证其消化功能正常,反之则可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头是诸阳之会,孩子由体表散发热量,其中1/3由头部散发,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甚至昏迷;俗话说,寒从足下起,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所以足部要保暖,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气血循环顺;又因为胸部过暖会助生心火,引起小儿烦躁等症,所以要“心胸凉”。 最后高志妹提醒各位家长,冬季给宝宝穿衣要合适,才能让宝宝健康舒服地度过严寒的冬季。 朱晓琳 胡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