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 陈正荣 4月的南京,晚樱盛开。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电话:“吴老师病情严重了。”待我赶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病房时,吴翠芬老师已经停止了呼吸。我摸了摸老师的额头,还有余温,慈祥的面容,犹如睡着了一般。吴老师的爱人,王立兴老师伤心欲绝地坐在吴老师床边,还握着吴老师的手,此景此情,不忍卒睹。 吴翠芬老师、王立兴老师都是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知名教授,都是我研究生导师。我在电话中得知,就在7天前,吴老师的两个女儿陪他们到日本东京的上野看樱花,回来没几天,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5年前的3月,吴翠芬老师全家计划去日本看樱花。办签证的前一夜,吴翠芬老师发现脖子上长了一个约2厘米大的包块。第二天就去了医院。检查指向最坏的结果:肺小细胞腺癌,已经是晚期。医生说,可能只有3到6个月的时间了。从此,她和癌症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我去看望老师,她从不回避癌症,总是笑呵呵地说,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吃饭、睡觉、旅游,照常。读书、写诗、作画,依旧。这样的乐观态度,帮助她安然度过了6个月,挺过了一年又一年,到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 在南京大学,都知道中文系有这么一对成双出入、琴瑟和谐的古典文学专家。吴老师主攻唐宋文学,王老师主攻元明清小说。他们在南京大学工作生活了60多年。国家教育部曾经想要调吴翠芬老师去京城做官,吴老师婉言谢绝了。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王老师的生活全都由吴老师照料。在吴老师生病后,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吴老师的生活全部由王老师照顾。这5年,王老师还陪她去了很多地方,澳大利亚、越南以及国内的新疆、青岛、杭州、千岛湖等地都留下他们相依相随的身影。 今年春天,吴翠芬老师的病情有了变化,胸腔出现积水。我去看望她时,身体虚弱很多,但她依然很乐观。樱花快要开了,女儿们想到要帮妈妈完成5年前没有实现的愿望。全家于3月27日到了东京。此时上野的樱花开得正灿烂,一对白发老人樱花雨下,相互搀扶着,任花瓣落在身上。从日本回来的当天,吴老师的病情就急转直下。4天后平静地走了。我一直在想,吴老师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她只是去旅行了,去了樱花盛开的地方。 5月8日,是送别吴翠芬老师的日子。王立兴老师特意挑选了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王老师说,吴老师生前最喜欢张若虚的这首诗和这首曲子了。王老师写的挽联是:“今生今世情未了,来生来世未了情”。落款:“翠子爱妻天路平安,柱子泣送”。翠子是吴老师的小名。柱子是王老师的小名。如今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还这么亲切地称呼着。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春江花月夜》舒缓的音乐中,翠子静静地躺在百合花丛中,睡得好熟啊! 爸爸,到上海去和我们一起住吧。女儿说。不,我要和她在一起,整理她的文集。王立兴老师说。两个月来,王老师已经去了5次吴老师的墓地。他说,我去陪陪她,带着花。 我常常想,吴翠芬老师真的走了吗?如果走了,她去的那个地方一定是她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吧。诗中不是说“何处春江无月明”?那里一定有她喜欢画的梅花,还有,一轮明月照在春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