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不透明、恶意漏项、假折扣真陷阱、工程质量缺陷、家装污染严重、售后服务缺失、家具建材捆绑销售等等,再加上“游击队”的违法施工,装修业主往往劳心劳力,出了问题却反复折腾、投诉无门……为了让消费者多了解家庭装修中常见的问题,《扬子家居》特别携手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盘点出几类装修消费的投诉热点,帮助大家正确选购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以及第三方监管平台。其实,只有您选择到真正有实力、有口碑、讲诚信的装饰企业,才能享受到装修的成就感。
扬子晚报记者 周海燕
投诉1:墙漆不合格
较多业主反映,刷漆后的墙壁不能刷洗,一刷洗清理就出现起拱甚至脱皮。涂料的耐洗刷性是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墙壁靠近通道风口等位置,容易弄脏,如果涂料本身耐擦洗性不强,容易起拱。
装饰专家提醒,近日德国汉高、润立、鳄鱼王、庄典漆等部分产品,因耐洗刷性不合格已登上了质量黑榜;三和、华隆、美思丹漆也因游离甲醛含量不合格“榜上有名”。消费者在选购内墙涂料时,应首先确定产品的性能及装饰效果,购买时注意选择品牌,留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也可以现场打开看一看,闻一闻。
投诉2:促销品质量差
年前因为商家搞促销活动,刚搬新家的黄先生在建材市场购买了一款马桶,安装不久发现马桶有裂纹,黄先生找商家退货,未谈妥,最后投诉到工商部门,商家最终答应退货。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抄底价”、“年度最优惠”产品时,一定要检查自己实际买回的产品,是否与店方宣传所提供的产品一致,谨防货不对板,购买建材时,合同上要注明产品的规格、型号,必要时留取样板。消费者收到货品时,如果发现货不对板,应拒绝签收,并及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尽量减少消费损失。
投诉3:地板“混搭”销售
王先生在建材市场定了8800元的某知名品牌“圆盘豆”一级木地板。商家将货品送到他家里时,外包装上印的全是该知名名称,于是王先生签收付款。但地板安装到一半,他才发现商家送来的货品,在外包装的掩护下混进了4种其他不同牌子的木地板。王先生赶紧到工商所投诉,经协调,商家负责为王先生重新更换所定品牌的木地板,并赔偿王先生2000元损失。
南京建材商贸协会专家提醒大家,要提防假冒商标。消费者选择建材时,要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可靠、质量好的商家。收货时注意产品商标,防备商家冒贴商标,以次充好。
投诉4:“工艺升级”陷阱
孙先生选择家装公司时,因“5大工艺免费升级”下了定单,升级后,孙先生实际享受的是5万元的装修套餐。经业内人士指点,他才发现许多工艺都是他应得的服务,比如勾缝剂一项,实际上瓷砖勾缝现在都要求用勾缝剂,白水泥已被行业淘汰;免费修补墙面裂痕也是涵盖在保修之内的。
由于家装工程纷繁复杂,多数消费者缺乏相应的知识,比较容易落入不良商家“工艺免费升级”的陷阱中。商家宣传优惠活动时,消费者应理性思考,不可盲目听从,最好咨询家装业内人士,看清商家的优惠是否属实。
投诉5:代购材料价格高
业主小罗准备装修,装饰公司签单员告诉他,公司可以代购材料,不仅质量好,还可拿到批发价。之后小罗却发现,公司推荐的材料竟比卖场还贵。另外实际施工中,原本420元的底漆被调包成了120元一桶的面漆。底漆既不防碱,又不防潮。完工入住后,小罗家的墙面很快起泡、剥落。橱柜、衣柜等与墙体交接面也没做防潮处理、开始发黑。
个别家装公司设计师为拿回扣,以“方便客户代购材料”为幌子,与经销商串通一气抬高价格。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最好仔细将其推荐的材料型号、价格等记录下来,到市场上考察,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隐蔽工程,业主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工艺处理要求,并现场监管。有条件的可聘请第三方监理,完工后请专业人士验收,莫让装修公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投诉6:工程合同不公平
谢先生去年6月与某家装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当时约定,6月12日工人进场施工,谢先生支付3.5万元首期工程款;6月26日瓦工结束,谢先生支付2.5万元二期工程款。然而到了6月26日,瓦工工程才刚刚开始,但此时家装公司却向谢先生催要2.5万元的二期款。后经了解,双方签订的合同并非正规版本的合同示范文本,不但合同条款有欠缺,而且部分内容有失公平、公正。
业主与家装公司签订装修合同,最好用由工商部门监制的示范合同文本。对工程款支付方式,最好按工程量或工程进度来约定。付费过程一定要坚持开发票。
投诉7:先低价后宰你
曾先生不足60平方米的旧房翻新,在装修论坛发帖招标,找到了一家报价最低的装修公司,不料却跳进一个低价陷阱,8000多元的预算最终却变成34000多元的账单。审核一看,原本行情75元/个的电位线槽,对方却巧立名目,增加了开槽、封槽的收费项目,数量也未经同意就任意增至100多个,仅此一项就多收了5000~6000元;洗手间的防水项目,30元/平方米收费标准竟变成按刷漆遍数计算,费用也翻了3倍。
多数消费者对家装工艺不是很了解,仅单纯以装修公司报价的高低作选择,一些无良的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故意省略或模糊一些项目,以低价为诱饵引消费者上钩。工程开始后,对方就不断增项追加预算,把一些费用较高的项目,分拆成好几个小项目,以此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