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投诉平台信息公布之后,扬子晚报汽车部陆续收到很多读者爆料,他们来自江苏省内各城市,反映的问题或涉及车辆质量缺陷,或有关经销店服务问题。记者挑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与读者共鉴。
目前,汽车部记者们正在积极与汽车厂家或经销商沟通,希望尽快解决读者反映的问题。四种投诉渠道将长期保持畅通,如果您在购车或用车生活中遇到麻烦,欢迎继续向我们倾诉。
扬子晚报记者 付静
电话:025-86851141 86851156
邮箱:yzqc2011@163.com
新浪微博:@扬子汽车
微信:订阅号“扬子汽车”
案例一:
盐城的祁先生于2011年5月购买了某德系中级车,2012年3月,发动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突然损坏,失去动力,4S店维修时说发动机内四个活塞已全部更换,但祁先生后来发现,活塞并未更换,而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发动机抖动,引发其他问题。几天之后拿到车,开了不到1小时,发动机出现很大异响,于是重回4S店检测,结果是发动机挺杆变形,无法上高速,4S店建议缓慢驾驶。
祁先生要求更换发动机,而4S店只接受维修,由于投诉消协无果,祁先生只好在发动机警报灯亮着的情况下,继续行驶了5万多公里。事情还没有结束,2012年7月,祁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4S店给予10万元赔偿,4S店不服,经过两轮重审,至今未有结果。
案例二:
去年夏天,一连云港的微友(微信网友)看中了某美系畅销车,付款时商家要额外收取800元,且没有发票,只有收据,收款理由是服务费。由于太喜欢这款车,僵持了近两周,最后他还是买了,但事后想想,端茶倒水、介绍车辆这样的服务不是4S店应该做的吗?有理由额外收费吗?该车主事后去其他4S店咨询,都没有类似的服务费。
案例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通过邮箱投诉,某德系SUV肆意加价,在厂家标价的基础上加价2至3万元不等,而各4S店说法不一,要么把责任推给厂家,要么态度强硬:你爱买不买!该读者质疑,这种加价销售行为是否涉嫌违法或规避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