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太阳高,晒衣晒书好。”每年七夕,我会将家里的书籍、厚衣服、厚被褥拿出来晒一晒。每逢这个时候,院里的婆娘们便会在外面扯根绳子,把家里的多年不用的被褥、棉衣一一搭在阳光下暴晒,一股温暖清新的味道。
其实,说是晒书,也就是整理下书柜里的书,并将书籍分门别类重新整理整齐,方便下次查阅。记得以前,我和姐姐在整理书柜时还喜欢夹一些柏树的叶子在书本里,等再翻阅到此处,柏树叶子已经干枯,但是书页间一股淡淡的清香。
晒书,体现了文人对书的爱护之情。晒书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西周时期的《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而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从魏晋时起,我国就有了七夕晒书的习俗,并称这一天为“晒书节”。唐代以来,“晒书节”还成为文人显摆、交换书籍的日子,看看谁收藏的书多且善本多,有文人因此交换到了心仪的书籍而满心欢喜。
关于晒书,历代诗家还留有许多名句,如杜牧《西山草堂》的“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陆游《林亭书事》的“约束蛮童收药富,催呼稚子晒书忙。”呈现了古人晒书的情景。
“晒衣曝书”,顾名思义,就是将书和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起到消毒、防霉、防虫蛀的作用。书就在阳光过滤过的干燥空气中,把积存的潮气或霉味,迅速随风吹散。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是豪门富室夸耀财富的机会,且蔚然成风,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却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阮咸的邻居晒衣时,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七夕前后,正值初秋,风高物燥,正是曝晒衣物的好时节,民间认为此时曝晒可以避免虫蛀,由此逐渐形成了曝衣、晒书的风俗,寻常百姓晒衣物,读书人晒书。
宋卜子《杨园苑疏》载,西汉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诗圣杜甫曾作诗《牵牛织女》,提到了当时的晒衣场景:“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七夕曝衣晒书的习俗,因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一直流行到了近代。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发展,衣物和书籍的防潮、防蠹已不惟曝晒一途了,这个习俗已渐行渐远。如今的习俗,更多的是在晒故事,晒的是文化和情怀。【来源:金陵晚报 文:董全云】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