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报纸新闻 > 要闻 > 扬大女生“希望树”尼泊尔山区异国支教
在线登报
扬大女生“希望树”尼泊尔山区异国支教
  • 作者:佚名 2018/2/9 9:46:04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扬州大学大一女生肖玉涵,利用寒假去到尼泊尔山区短期支教。12天的支教生活,她感受到了尼泊尔山区孩子们的友好与真诚,也铭刻下了在异国他乡授人以渔的最真实记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8日联系肖玉涵时,她刚刚回到自己贵州贵阳市区的家中,她本是城市女孩,喜欢三毛,也喜欢三毛“心有橄榄树”的独立与从容。谈起此次支教,她感触颇深:“支教于我,是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洗礼,是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影响别人,更影响自己。”   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通讯员 吴雨捷 张露

  就这么定了!

  城市女孩不甘平淡

  去外国山区支教

  1999年出生的肖玉涵,作为最后一批“90后”,正在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读大一。肖玉涵从小生活在贵州省贵阳市区,是人们眼中乖巧懂事的城市女孩。在大一寒假将来临时,她加入了PRT义工游学组织,并且打算去尼泊尔山区进行短期支教——这么潇洒说走就走的决定,开始时着实让身边的人大吃一惊。

  好好的城里不待,偏偏去山区,还是国外支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似乎不适合,也不安全。家里人,甚至身边的朋友都劝肖玉涵放弃这次支教。但肖玉涵不为所动,硬是用自己平时在学校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交了报名费。父母见肖玉涵支教的心如此坚决,也不再阻止,贴补了飞机票和平时的生活费用,还将家里的旧衣物打包让肖玉涵带去捐赠。

  “现在很多人常会说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原地踏步。我喜欢作家三毛,不仅是因为她‘心有橄榄树’,更是因为她敢于行动。”肖玉涵说。

  1月下旬,肖玉涵从昆明坐飞机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次日早晨6点,坐了整整6个小时的汽车,到达了尼泊尔边远山区所要支教的学校。同行的还有另外4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

  支教

  生活

  英文授课不自信,讲完后孩子们齐声说“谢谢”

  第一天支教,孩子们给每个志愿者老师都戴上了精心编制的花环。这些花都是在乡间的小路上采摘的野花,虽不知名,但闻着有一股子清香。他们给每个老师都起了尼泊尔名字,肖玉涵的名字是“克里斯提娜”,寓意美丽而聪明。

  肖玉涵教的是三年级科学课。肖玉涵不是师范专业,由于师生间只能说英语,她英语虽不差,但尚未达到得心应手与人交流的水平,初次走上讲台的她压力很大,还未讲话脸就红了一半。不过这里的孩子非但没有捣乱、嘲笑,反而十分安静,他们全程耐心并且认真地听她用英语磕磕绊绊地上完了课。下课铃响起,他们全体起立鞠躬,齐声用中文说“谢谢”。“那个场景永生难忘,我的内心只有用震撼和感动可以形容。”肖玉涵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

  另一种感谢来自孩子家长。“我们送孩子回家,很多家长都会到家门口迎接我们,表达感谢。有个叫巴桑的男孩,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由奶奶抚养长大。他奶奶见到我们,用她那很黑很糙的手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用当地方言反复向我们说着同一句话,巴桑向我们翻译,是尼泊尔语谢谢的意思。看着奶奶诚挚感激的眼神,那个时候我们都十分感动。”肖玉涵说。

  告诉孩子们“雄鸡”和“蚕宝宝”是邻居更是兄弟

  肖玉涵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现在距尼泊尔大地震已经过去不少时间,整个国家也在加紧重建,但速度很缓慢,沿途看到的加德满都的景点现在还未修复完毕。这所乡间小学,仅仅靠着政府资助和中国学校的对口捐助,才得以重建。学校的操场虽然不大,容纳整所学校的学生也稍显拥挤,但房屋的牢固程度和基础设施,都已经算当地比较好的了,当地人都对中国十分感激。

  除了日常教学,支教团队每两天还会播放一集《辉煌中国》。一次被问及中国和尼泊尔的关系时,肖玉涵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国的大致版图。中国像一只雄鸡,尼泊尔像食桑叶的蚕,两个国家被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但因“一带一路”而密不可分,是邻国,更是兄弟,肖玉涵这样告诉尼泊尔的孩子。

  肖玉涵回忆,从教室眺望远方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耸入云,终年积雪,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我们在这三尺讲台上,通过一支粉笔,使得两个国度的文化得以相互交流,互悉互知,是多么有意义!”

  送别,孩子们牵着老师的手走过崎岖山路

  支教的12天转瞬即逝,即将离开的志愿者们放弃乘车,选择步行下山。学校200多个孩子执意出来送别,拗不过孩子们,又怕有意外,只选了大一些的孩子陪同。山路崎岖难行,队伍中几个城市里来的老师步履维艰。见状,很多孩子会伸出手来扶着他们走。一路扶伴肖玉涵身旁的是一个叫安娜的六年级姑娘,在交谈中肖玉涵得知,这所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全校有八个班,六个小学班级,两个幼儿园班级。每年只会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会继续上学,因为经济或者师资的原因,安娜说自己能够持续学习到六年级,已经非常不易,她希望自己能够再努力一些,再多念点书,像来的这群志愿者老师一样,到时候能够留校教学生,带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到了山下,我搜了全身上下找到了几颗国产的糖果送给了安娜,难得吃糖果的她脸上的笑容就像山间野花般清香美好。”

  感悟

  “支教于我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洗礼,是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肖玉涵微笑着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里的孩子每每叫我克里斯提娜老师的时候,我都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多么神圣而富有责任感,支教这个事业是多么的伟大。”

  “支教于我,是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洗礼,是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当人们形容支教是一种牺牲与奉献时,我想说这是一种选择与感动:选择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与美好,感动别人,感动自己。影响别人,更影响自己。”肖玉涵说,1月份的尼泊尔天干气爽,空气清澈,能见度高,看雪山湖泊蓝天白云,自是人间仙境。杜巴广场的寺庙,巴德刚四五百年历史的砖红色古墙,随处可见的是庙宇和虔诚的人们。在归乡的路上,肖玉涵感慨颇深:“作为最年轻的‘90后’,我会一直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做一个逐梦远行的‘追梦人’,将支教一直做下去。”

  画外音

  两个师长的“感动”

  1、来自扬州大学的老师

  “很感动,为这些新生感到欣慰。”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蒋越星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肖玉涵这次去尼泊尔支教,她是自发报名参加。“我非常支持,也被她敢于远行、敢于走出‘舒适圈’,敢于寻找自己内心的‘诗与远方’感动。”

  2、来自尼泊尔当地学校校长

  尼泊尔当地学校校长mahesh pakhrin对肖玉涵这样评价:“中国的学生来到我校支教,我在喜悦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感动。特别是肖玉涵,听说她是一个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很快就适应了我们的生活,从不叫苦,她的热情、认真和对孩子的爱让我为这里的孩子感到开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