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大雪,请环卫工人进温暖的大厅歇息并递上一杯热水;零下10℃,工行人挥舞着铁锹,热火朝天地扫雪,终于清理出几公里畅通的道路;面对网银既渴望又害怕的一知半解的老人,工行人不厌其烦地解释、示范操作……自1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与扬子晚报联合举办的《感受工行温度,寻找温情故事》活动见报以来,来自各地的温情故事线索便雪片般飞来。这些故事谈不上惊天动地,也不曲折离奇,但平凡的温暖熨帖了每个踏进工行门槛的心灵。 《丈夫的一张假币和一碗热粥》讲述的是20多年前的温情故事,朴实无华,却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曾德芳是江苏丰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她给记者讲述了丈夫时常念叨的一段往事: 1993年隆冬,他前妻咳嗽得厉害,丈夫对她说了一句话:“孩子刚满月,你怕是得了流行性感冒,别传染给孩子喽!抓紧戴口罩!” 丈夫很担心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那一夜,他翻来翻去睡不着,他前妻仍一阵阵咳嗽,直到天亮。果然,孩子被感染发烧、咳嗽。他直愣愣对她说:“让你戴口罩你不戴,果然传染给孩子了。” 他们去了一家乡村诊所。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说孩子患上了肺炎,要打吊针。打完针回到家,又过了一夜,孩子不但没有好转,发烧、咳嗽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天一亮,他们便跟好心的邻居们借了些钱,准备去县人民医院给孩子看病。孩子呼吸越来越微弱,他带孩子去了县人民医院,医生立马让住院输氧气。 在大医院,住院要交押金,可是当他们把押金交到医院收费窗口时,收钱的人说有一张五十元钱是假的。这些钱都是借来的,是谁给的假钱,他们也分不清了。 寒风刺骨,孩子正在抢救中。为了证实这钱的真伪,他不得不去工商银行丰县支行一个营业网点验证。到了工行柜台服务窗口,有两名工作人员仔细鉴别了50元钱,证实确实是假币。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假币是要被银行没收的。他无奈地望着银行工作人员,不由地说了句:“这可是借来的钱,是抢救孩子命的钱,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呀?”这时,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从身上掏出一张50元钱,“给你这张钱先去抢救孩子去吧,这张假钱我们必须要没收。”他接过钱,手抖动很厉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甚至连句感谢话也没说出口就匆匆离开了柜台,忙着抢救孩子去了。 从柜台走后,他交了住院押金,还买了一碗热粥送到孩子病床前。看看病重的孩子,再看看这碗热粥,饥寒交迫的他心里热乎乎的,“还是工行工作人员好,不但按法办事,还出于同情,自掏腰包救俺孩子的命。” 如今,孩子大了。丈夫每每提起过去的那一幕,都很感动。如今,工作人员换了不知多少次,再也无法报答人家了。为了感恩工行,夫妇俩经常给儿子讲发生在工行的故事,提起工行的热心服务,自然,儿子在生活、创业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工行办理各项业务。 工行在寒冬带给儿子的是生命,更是成长过程的“温暖”。 通讯员 邵满桂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颖 你那有体现“工行温度”的故事吗?欢迎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将获得500元线索费。 征集时间:2018年1月15日-2月20日。 报送方式:(1)关注“工行江苏”(微信号:icbcjsfh)官方微信,在后台留言,发送照片、文字、音频或视频,并注明“工行温度”,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2)发送到邮箱:ghwd2018@163.com或ghwd2018002@163.com,请在电子邮件标题上注明“工行温度”字样,以及姓名和联系方式; (3)发送手机短信到1800159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