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日晚,塞尔维亚男篮和中国男篮在中欧对抗赛第二阶段比赛中发生激烈冲突,比赛不得不中断10分钟左右。冲突的导火索是塞尔维亚男篮对裁判的多次判罚非常不满,最终双方24名球员冲入场内对峙,险些酿成混斗局面。这也令中国篮坛长期存在的“主场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只是这次上升到国字号层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名哨向记者透露,他们曾经得到过领导的授意,希望国家在比赛中不要输得太多。 中国男篮主帅宫鲁鸣曾经不止一次说起国家队在热身赛中存在“主场哨”问题,“整个过程‘主场哨’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可能是他们(裁判)对我们的关心”,“但我们还是希望裁判能按照亚锦赛和亚运会的尺度去吹罚,这样我们不至于一到外边比赛就不适应。” 罚球总比对方多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通过两队罚球次数、主场胜负数量、关键时刻判罚等方面来判断主场哨的程度。而截止到昨晚和德国男篮交手前,中国男篮总共在国内热身赛次数是6场,战绩是4胜2负,每场比赛我们的罚球次数均会比对方多,有个别场次甚至超出对方罚球次数的一倍还多。 罚球次数我们遥遥领先对手的比赛包括:在6月进行的中澳男篮第二场比赛,中国男篮总共获得48次罚球机会,对方是20次。另一场就是在本月23日发生冲突事件的中国男篮和塞维尔亚男篮的比赛,我们超过对手17次站上罚球线。 有媒体统计后总结了一个规律,中国男篮在今年热身赛中的罚球次数都在30次以上,这成为了一个中国男篮热身赛时罚球的“标配”。虽然罚篮次数由很多因素构成,如球队打法、队员能力等,但最终的“掌控者”还在于执法比赛的裁判。 “主场哨”已是积习 宫鲁鸣在这次中欧男篮对抗赛前就曾说:“我会和裁判们交待,我希望自己的队员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但从这几天的比赛过程中看,裁判还是有意无意地“帮助”中国男篮:宫鲁鸣已经在两次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达了中国男篮受到“主场哨”照顾的意思。 原本热身赛就是锻炼队伍,胜负成绩没有太大意义,但为何裁判要如此帮忙呢?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能让我们的队伍通过不断累积的胜场记录来增强比赛信心。一个在中国篮坛比较出名的裁判昨日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在之前几年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关人士婉转表达不要让队伍在国内热身赛时过多输球,否则会挫伤队员们自信的意思。 其实上世纪90年代时,中国男篮当时也和现在男篮一样在国内热身赛前明确告诉裁判不要偏向他们吹罚,要不然一到国际上打比赛会很不适应。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变成了队员们在国内热身赛时会受到吹罚照顾。而裁判在此过程中则逐渐形成了不良的吹罚“习惯”,也就是所谓的“主场哨”、“爱国哨”。 “主场哨”弊大于利 如果说裁判在“主场哨”上的动机不算坏,但它所产生的影响未见得好。首先在国内热身赛时享受的是吹罚照顾,但到了国际赛场上则无法适应,届时会变得无所适从。宫鲁鸣说的“我们以前就是耗子扛枪窝里横”就是这种情况的形象描述。 其次,“主场哨”容易成为赛场冲突的诱因。当一方球员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公正的判罚,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很容易情绪失控,产生不理智行为。中国男篮和塞尔维亚男篮的冲突虽然不能完全归因于“主场哨”,但它无疑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 最后,如果长时间在“主场哨”的环境下打球,那么我们的球员将很难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果我们在国内热身时老享受主场哨的照顾,球员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的身体对抗、比赛速度、强度等就可以了的错误感觉,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满足于停留在这个水平,就会成为井底之蛙。”宫鲁鸣对北青报记者说。 宋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