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几天,安徽人杜某因再次盗窃,被南京警方抓获。杜某进入特殊监区后,又一次主动表明了艾滋病人身份,并扬言自己迟早会被释放。但一天又一天过去,他发现自己的“护身符”这一次突然失灵了,艾滋病人的特殊身份,再也没能帮他逃避打击。今年6月,南京首个关押艾滋病嫌犯的特殊监区已投入使用。面对艾滋病人很多人都会敬而远之,监区民警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艾滋病嫌犯在高墙内过着怎样的生活?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对该监区进行了探访。 通讯员 宁公宣 扬子晚报记者 邢媛媛 山下的特殊监区 嫌犯都着病号服,连牙刷都是特制的 在距南京主城区约35公里一处小山,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关押“涉艾”嫌犯的特殊监区就坐落在山脚,这便是南京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涉艾”特殊监区。进入监区后,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记者闻到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道。 走廊深处,14名男子分布在5个房间,穿着病号服或坐或站。“他们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因为涉嫌入室盗窃、吸贩毒等违法犯罪被抓。”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张文勇小声介绍。 住:所有物品无棱角 虽说叫特殊监区,房间却更类似医院病房。每个房间一排3张床位,床尾靠墙上方挂着一台电视机。每名嫌疑人一床、一柜,外加一个汤匙、一个漱口杯、一把牙刷。艾滋病嫌疑人最怕碰伤流血,因此房间内墙壁、床柜等都被仔细改造,看不到任何尖锐棱角。汤匙、漱口杯都是软塑料制成,牙刷是特制软柄,长六七厘米。 衣:自己洗统一晒 “饭盒等生活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必须集中收纳,再交由医院特殊处理。”管理人员说。嫌疑人的衣物清洗同样特殊。需要更换衣物时,嫌疑人自行换下清洗,洗好后由管理人员送到集中晾晒区晾晒。 食:不吃鱼以免卡喉 艾滋病嫌疑人的饮食和普通嫌疑人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这里不供应鱼类。“民警和嫌疑人每天吃一样的饭菜,但从不提供鱼类,这是因为害怕鱼刺卡在喉咙导致出血。”民警介绍。 医:有3个专用病区 除了这处特殊病区外,警方还和一所传染病医院合作,建设了一处专用病区,专门收治发病期的艾滋病嫌犯。“3个病区分别用于关押一般艾滋病嫌犯、发病期艾滋病嫌犯、女艾滋病嫌犯。”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执法勤务大队大队长祁剑余介绍。每周医院会定期安排医生来会诊。 更难过是心理关 管理民警“零距离”让嫌犯放下心防 说到艾滋病人,很多人都避之不及,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监区的管理民警多数都是自愿报名进来的。接受培训后,民警就从科学角度消除误解。执法勤务大队大队长祁剑余向记者坦言,“刚和嫌犯接触时,大家心理上都有波动,包括我自己——担心职业暴露。特别是家人因为不了解而尤其担心。” 不穿防护服,让嫌犯活得有尊严 如今,大队长祁剑余、副大队长张彦红等每天都会带队进入病区房间,一方面为嫌犯检查眼底、口腔等重点部位,另一方面和嫌犯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 “警察、艾滋病嫌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张彦红说,正是在平等相待的氛围下,“涉艾”嫌犯才不会感觉自卑,不会认为自己遭受歧视,这样民警和他们沟通时,他们才会敞开心扉,自觉接受管理和教育改造。 为了体现双方平等,民警原本可以选择穿防护服面对“涉艾”嫌犯,但所有民警都没有选择防护服,而是选择穿普通长袖警服。一名民警说,“涉艾”人员普遍存在自卑、恐惧甚至对生命绝望的现象,为了让他们对生活有自信,活得更有尊严,民警主动消除心理障碍,从“穿防护服特殊管理模式”转变为零距离常态化管理模式,和嫌犯面对面开展日常谈话教育、开展卫生常识宣教等。 为他们理发,减少嫌犯焦躁心理 “涉艾”嫌犯往往面临无法理发难题,管理民警于是买来理发工具,亲自上阵为“涉艾”人员理发。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慢慢平复了“涉艾”嫌犯刚到病区时忧郁烦躁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心中的疑虑和对抗心理,针对“涉艾”嫌犯的管理逐步进入良性轨道。 现在 艾滋不再是“免罪金牌” “涉艾”嫌犯犯案减少 前几天,安徽人杜某因再次盗窃,被南京警方抓获。杜某进入特殊监区后,又一次主动表明了艾滋病人身份,并扬言自己迟早会被释放。但一天又一天过去,他发现自己的“护身符”这一次突然失灵了,艾滋病人的特殊身份,再也没能帮他逃避打击。 多次被抓获又放人的盗窃团伙也栽了。去年,四川一个20人的盗窃团伙来到南京,他们采取攀爬入室盗窃的方式大肆盗窃。其中,这批嫌犯中相当一部分人患有艾滋病。南京警方将他们抓获后,关押了一名主犯,其余嫌疑人被遣送回原籍。 今年,这个团伙认为南京打击力度小,再次光顾南京,选取中高档小区连续作案。但这一次,他们被警方抓获后,随即被投送进了特殊监区。 公安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市公安局建成特殊病监区,使涉艾滋病犯罪嫌疑人能得以依法收押,有力提升了公安监管执法管理能力,对依法确保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意义重大。统计显示,特殊病区自今年2月试运行以来,已先后收押20名艾滋病嫌犯,其中已有4名被投入监狱服刑。由于“涉艾”犯罪嫌疑人被及时收押、打击,南京盗窃等案件明显下降。 过去 艾滋病成“护身符” 多次贩毒抓了只能放 江苏早已设立了关押艾滋病服刑人员的专门监区,但此前在公安机关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对于一些患有艾滋病、传染病的犯罪嫌疑人,却因在审查起诉阶段没有专门的关押场所,不得已只能屡抓屡放。设立该特殊监区后,也就对这部分人群有了“办法”。 几年前,在全国各地艾滋病监区还未陆续建立时,艾滋病人犯罪,警方难以处理,已遇过不少难题。 2009年7月4日,东莞长安镇将军山下的长东门诊部大堂,一对以夫妻相称的男女一进门诊部,就自称患有艾滋病,其间女子还用碎玻璃割手腕,以鲜血威胁警方不要靠近。二人在拿到诊所给的300元后才消失。今年7月,东莞一名保安员洪飞路遇“撞肩帮”,被抢走1800元。警方先是抓住一名劫匪。几天后警方告诉洪飞,另一名劫匪也抓住了,但当天又释放了。洪飞很不解,怀疑警方“徇私放人”。涉事的常平站前派出所解释,被释男子身患艾滋病按规定不能拘留,已送其回老家。 “艾滋病人自恃身患艾滋病犯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同时也是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东莞一镇街分局负责人无奈地说。 江苏的艾滋病罪犯监区位于常州 7月1日,常州监狱32监区民警在南京监狱作事迹报告,刚荣立集体一等功的这个群体,便从事着这份特殊工作。该监区是江苏省唯一集中关押艾滋病罪犯的监区,2007年组建后已收押269名艾滋病罪犯,监区民警都坚持“零距离”接触犯人。“不戴手套、不穿防护服,6年多来我们都是这样。”监区长吴凯说。 艾滋病监区之难: 罪犯容易自暴自弃 更大的困难是治疗罪犯“心病”。“艾滋病是绝症,犯人最大的思想问题是‘刑期比命长’。”常州监狱副监狱长王浩华说,罪犯容易自暴自弃,可能攻击他人或自杀,要扭转这种思想极难。柳州籍犯人蓝某的哥哥服刑时因艾滋病而死,他自己一度打算混日子,公开扬言“谁管我我咬谁”。 民警们发现蓝某是个孝子,10多次劝说蓝某父母来探监,以亲情为纽带感化他。随着一次次教育深入,蓝某终于表示好好改造,坚持活下去。 据广东一监区监区长说,艾滋病服刑人员共同的特点是,“自暴自弃自残,拒绝服药,仇视警察,不少人会辱骂、顶撞、恐吓警察,这在普通监区一般不会有。在改造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到,很多艾滋病服刑人员刑满释放的时候对回归社会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真诚地希望社会和家庭对艾滋病服刑人员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艾滋病监区之暖: 这里的警官被喊作“医生” 监区民警与同行们有个显著区别,左胸警号上别着红丝带徽章——代表对艾滋病患者的尊重和关心。罪犯对民警称呼也不同,不称“警官”,而叫“医生”。“可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待他们更像医生对待病人吧。”监区民警说。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做过很多次医生。吴凯回忆,服刑人员木某突发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病情危重,医生张东勇等冒着被血液感染的风险,就在监区卫生室里做了阑尾切除手术。类似接触血液的手术,他们已做过3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