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待青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肯定要准备南京最好的蔬菜和水果,你知道这些蔬果是如何送上青奥餐桌的吗?据了解,在江宁汤山翠谷有一家果蔬鲜切加工厂,这里独家为青奥村运动员餐厅直供所有蔬菜和水果。 通讯员 陈治明 朱元华 扬子晚报记者 焦哲 记者昨日探访了解到,这里有80多名工人,每天“全副武装”工作。里面穿着厚棉袄棉裤,外面从头到脚套着连体无菌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只露出眼睛,脚蹬胶靴,像研究室的“化学家”一样在1-4℃的果蔬鲜切加工车间流水线上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下午5点,要做出8.3吨果蔬鲜切小包装。这些“产品”全部运进青奥村运动员餐厅厨房,打开包装直接下锅或装盘,共6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食用。加工厂负责人陈沁滨博士介绍说,工人进车间前必须要在换衣间穿上全套工作服,做完一系列的消毒流程。直接生产的车间内只有1-4℃,旁边的预处理车间温度稍微高点,但也只有4-7℃。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运动员能吃上最卫生、新鲜的蔬果。 车间负责人刘欢介绍说,加工厂有3个车间,分别是预处理车间、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鲜切加工果蔬的流水线“穿过”3个车间,可在15分钟内一气呵成完成果蔬鲜切的修整、切割、清洗、甩干等所有工序。每个车间操作标准、温度要求都不一样,工作服颜色也不一样,不同车间工人严禁“串门”。“其实车间每天最重要的事是下班后车间每个角落的清洗消毒。”刘欢说,工人把这叫“打扫战场”,每天下班后负责车间清洗的,要把设备、工作台、地面、墙面全部清理干净,墙面2.5米以下空间全方位消毒,第二天工人进车间时必须做到一尘不染。 记者在现场看见,在切割生产线旁,一棵棵已修整好的紫甘蓝被机器均匀地切成甘蓝丝 “丝、条、块等不同规格都有固定标准。”陈沁滨博士说,直供青奥会的鲜切果蔬每天有40个蔬菜品种、14个水果品种,要加工成64种规格,每种规格青奥组委都有标准要求,如胡萝卜丝要切成10毫米×0.3毫米×0.3毫米,切割机可按不同标准随时调节。而加工包装好的鲜切果蔬保质期最长5天,但为保证口感,直供青奥厨房的鲜切果蔬保质期规定为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