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风景 宁 白 前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遗骨,从韩国运送回沈阳。那天,在沈阳烈士陵园门外,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站立路旁,迎接已经等待了几十年的父亲遗骨的归来。 他们并不知道这批归来的志愿军遗骨中,有没有自己的父亲。他们都已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但对自己父亲的牵挂,至今锥心。当运送遗骨的灵车缓缓驶来时,这些爷爷、奶奶撕心裂肺地喊起了“爸爸、爸爸……”“你可回来啦……”泪水流淌在苍老的脸颊上。悲切的呼唤,似乎要让车上的爸爸听见。从电视上见到的这一画面,至今想来,仍然心恸。 不知道这些白发老人,最终有没有认领到自己父亲的遗骨。但是,他们对父亲的念想,让我们都感受到了。他们告诉这个世界,人对自己父辈们的牵挂和念想,不会因为自己老去而淡化,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会因为自己老去而越发浓烈。老人的呼唤,让人听出了尤如孩童般的对父辈刻骨铭心的思念。 这些白发儿女们的情感迸发,让无数年轻人会突然感悟:该怎样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日,思父念母,以尽孝道,是应该从年轻时候的日常生活中做起的。 听到太多关于虐待父母的事例,听到太多因为财产分割状告父母的案例,这些做儿女的,他们的伦理守则,已经被物质利益冲刷贻尽,他们已不认识回家的路。 其实,当远离利益诱惑,心中涌动对父母的思念会无比强烈。一位曾经在越南战场躺过“猫儿洞”的年轻战士,几十年后回顾这一经历时说:当时,一个人在“猫儿洞”里,战争就要打响,没有害怕,只有孤独,这时,特别想念母亲,想到在母亲身边时的温暖,心里下着决心,如战场不死,回家一定要好好侍奉母亲。 还有一位中年女子,其母长年患病,自己因为工作繁忙,对其母照顾不周。母亲弥留之际,却一直在喊“妈妈”,情之浓,依之切,让这位中年妇女深感惊讶。可是,她也不解,生命将终,心中最依恋的为何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有人告诉她,对父母的牵挂是终其一生的,青壮年时,只是忙于工作、家务,把对父母的牵挂淡化了,一旦老了,这种心底的情感便会越发浓烈起来。父母给了孩子无私的庇护,人生一世,还有谁可与父母类比。于是离世之时,唯有妈妈可以呼唤。中年妇女听了之后,后悔不迭,感叹不已。 人们把尽孝道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看成是一种家庭伦理的基石。如果对父母太过绝情,等到自己迈入老年,便会遭受自己内心的折磨而不得安生。近些年,一些地方把是否有孝心,作为考察年轻干部人品的标准之一,这种做法不仅有道德考量,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提示和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