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在编钟、古琴的伴奏下,司仪朗诵起加冠词。6名满20周岁的学生身穿汉服,作揖行礼,并接受恩师的插簪、戴冠。不久前,南通大学举办的一场古典成人礼,8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礼乐教育。走进南通大学校园,无论是“礼乐文化弘扬与传承”座谈还是“传统礼仪”名家讲座,无论是“礼乐青春大学生辩论赛”还是“颂经典、铸礼乐”诵读大赛,从年初到年尾,关于“礼”的活动连唱不休、好戏不断。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说,该校将礼文化教育办成“第二课堂”,让全校3万多名学生共享审美情趣、综合素养、道德情操的人文大“礼”,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软实力”。 “你们在外挣钱供我读书很辛苦,家庭条件不好,我从来不羡慕别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我只追求学习成绩好。今天,我远离了你们,进入了大学,要去实现自己的许多梦想,但对你们的感恩梦,一直是我梦想的源头……” 这些浸满真情的文字,是南通大学新生们给身在远方的父母写的一封家信。南通大学团委书记李清湘说,感恩教育是礼育的重要方面。自2006年起,学校每年都在刚入校新生中开展“一封家书”征文活动。“现在虽然通信发达,一条短信、一封电邮瞬间即达,但传统的书信可以更好地承载起亲情的交流。”李清湘说。 今年刚从南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汪洋,已顺利通过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面试。她对大学生活印象最深的学校浓郁的礼乐教育氛围,从刚入校的《礼仪手册》,到参加成人礼,再到毕业礼仪培训,让她收获很大,“这些礼育教育让我学会与人相处,知礼、懂礼。”去参加面试时,相比其他名校的学生,汪洋觉得自己不用刻意修饰便多了一份“从容”。 扬子晚报记者 郭小川 通讯员 张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