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祁智(作家、出版人) 勒夫恨不得立即到马拉卡纳球场,进行德法之战。 一个战士,最大的不幸,就是陷在战斗与战斗之间。勒夫面对的就是这个不幸。上一场战斗,硝烟未散,在高台上围观战场的人,就开始喋喋不休,指手划脚。其他人说说就算了,偏偏斯特伦茨、舒马赫、利特巴尔斯基、马加特、布雷默,也飞短流长。他们是他的同胞,他和他们是一伙的。 高谈阔论的人,不看勒夫的结果,只说看不懂勒夫的战术。就像有一些人,没看到足球,看到的是足球宝贝。 有谁比我更了解我的球队,有谁比我更了解我的对手呢?勒夫的心情糟糕透了。他们永远是这样:结果好,他们要过程;过程好,他们要结果。他们总是站在上风,说三道四;真正需要他们,又莫衷一是。荷兰队全攻全守,气贯长虹,但“无冕之王”至今,本届如何未可知;克林斯曼坚持自己的打法,气势磅礴,但美国队提前被淘汰了。 我愿意花团锦簇,但现在荆棘丛生;我能够过程如花,但我要的是结局如果。过程与结局、花与果,这里面有哲学。 谢天谢地,马拉卡纳球场的哨声响了。 勒夫让克洛泽首发,让病愈的胡梅尔斯回归,让拉姆回撤右后卫。他做这些调整,胸有成竹,不需要别人指点。 你不可能改变我的,因为是我决定结局——勒夫连挖鼻孔的陋习都不改,怎么可能改变初衷? 开赛不久,机会就君临德国队。第12分钟,克罗斯左路任意球传中,胡梅尔斯在高高跃起的时候推开瓦拉内,把球顶入球门上角。 法国队主教练德尚,年轻勒夫8岁,却把自己装扮得比勒夫成熟。他曾经是法国队队长、著名中场,世界杯冠军队员。他的打法很有针对性:坚决打拉姆。拉姆顾此,德国队右路就残了;拉姆失彼,德国队结局就惨了。实际如德尚所料,德国队风声鹤唳,怀揣1个进球,如同保胎,战战兢兢。 德国队与法国队,实力相当。当两支队伍只能有一个胜者,就看双方怎么玩形而上。毕业于科隆大学的勒夫,来自盛产哲学家的德国。哲学是枯树上的一只呆鸟——德国呆鸟,能把球场画成每厘米见方的格子,然后精确计算每格的风起云涌。 而且,德国队更像是导师制,法国队是地道的主教练制。 与勒夫同病相怜的,是倔强的斯科拉里。 斯科拉里率领的巴西队,从组队起就饱受诟病,仿佛大巴里装的都是垃圾,前锋被贬为几十年来最无力——巴西到哪里去找2002年的“3R”?他和勒夫一样,巴不得早一点与哥伦比亚队一战。在福塔莱萨,当人们起哄似的,为人来疯的哥伦比亚队欢呼,巴西队是清醒的:结果比过程重要。他们开赛7分钟就取得优势:前锋组织战斗,后卫发动进攻——蒂亚戈-席尔瓦用大腿内侧,把球挡进奥斯皮那把守的大门。 单纯的巴西队,已经连续两届只混到8强,学了一点辩证法,就进了前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