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笑载言 叶兆言 南京有条长江路,提起它的历史,有些说法。早在明朝,政府粮库所在地,约定俗成的名字叫“大仓”。到了清朝,建两江总督衙门,叫“督署街”。再往后民国,总督衙门成为国民政府,路拓宽许多,改名“国府路”,基本上是北京的长安大街。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陪都重庆逝世,为了纪念,“国府路”改为“林森路”。我一直很好奇,当时南京属于汪伪政府,似乎不应该同意,但是“林森路”真这么定了,直到1949年,共产党得天下,才正式定名为长江路。今天很多南京人不知道林森是谁,据说在台湾有很多“林森路”,跟中山路中正路一样常见,是个城市都会有。 一个城市的形状,仿佛墨汁落在白净宣纸上,渐渐洇开。它的扩散不规则,有道理,往往又不讲道理。譬如长江路,总督衙门也好,国民政府也好,总统府也好,都是在道路尽头草草完事,地道的霸气侧漏,一漏就歇,就金陵王气黯然收。小时候弄不明白城南城北,也不清楚门东门西。受父母影响,我的城市地图以长江路为界,街这边城南,街那边城北。老南京人绝不认同这种划分。历史地看,城南范围差不多固定,门东门西是特指。只有城北不断变化,像湿漉漉不安分的水墨画,一点点地慢慢扩张。譬如今天的市中心新街口,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曾经很靠北,见过一张老照片,当年的新街口非常荒凉。 城南紧挨城门,紧挨夫子庙,繁华逐渐向北漂移,最早是今天的中华路,然后太平路,以后中山路,再以后湖南路。城南是城市的起点,城北是它的无限延伸,很显然,往北有太多空间。南京这个城市的发展,说白了,就是一段由南向北的历史。 老城南原汁原味,新城北生机勃勃。我们都知道,扬州古城离长江很远,它的发展目标是尽可能向长江靠拢。南京处在江边,没理由不执行沿江战略。然而事实上,这样那样的理由,城北和沿江发展总是迟缓。一想到这个,住城北的人难免沮丧。江宁,仙林,河西奥体,你方唱罢我登台,连最初不看好的江北也热闹非凡。 现在看来,迟发展未必坏事,后来居上,毕竟越往后,标准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人性化。风水轮流转,机会迟早要来,相比之下,地处城北的下关和栖霞,因为沿江,面对紫金山,既是丑小鸭,也是香饽饽。 三十一年前,我居住在城北的湖南路附近,那时候,周边都是菜地。现在女儿也住城北,当然更往北了,总觉得改变不够迅速,希望快一些发展,明知道急也没用,忍不住要发牢骚。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安慰,跟她卖弄南京的发展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