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空间 王 民 我如春风化雨一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我妈加个微信。为她讲解微信的各种好玩之处。听我得瑟半天,我妈终于开口了,说你别做梦了,我是不会上当的,并且奉劝我少搞西方那一套。好在我早想好对策,就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拨了个电话,儿子一听很淡定,说这都不叫事儿,你把电话给你妈。我妈接过电话,立刻从“横眉冷对她儿子”变成了“俯首甘为她孙子”。 儿子三言两语就把事儿搞定了,现场为他奶奶演示了微信的对讲功能,又传来他在学校的照片和视频。把我妈激动得当场就叫我帮她下载微信、注册账号。临走,我得意洋洋,叫我妈关注我的更新,别忘了点赞。我妈深情地看着我,感慨道:我这辈子不如你的地方啊,就是,你儿子比我儿子强。 其实我和我妈一样,也是刚开始玩微信。第一次接到朋友发来的一段语音,我边听边点头,和人家“嗯,嗯,对,你先听我说”,半天才发现不对。现在好了,说上瘾了,有事没事就把手机放在嘴边“得吧得吧”半天,“嗖”的一声就飞走了,简直比孙悟空还快,太神奇了。然后把手机举在耳旁,咧着大嘴期盼对方会说些什么?像个期盼新玩具的傻孩子。 在家里玩微信傻点就傻点呗,反正没人看见。有时候在公共场合也能看到些可爱的奇葩:缩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小脸通红,独自嘟囔不停的小姑娘,我猜她不会是在背英语;餐厅里每上一道菜,都要全体起立,双手高举手机,忙着拍照传朋友圈的老爷们,你们就不怕菜凉了吗?还有一次在咖啡馆,见一小伙子,举着手机咬牙切齿说:你等着吧,我这辈子非你不娶!半天对方都没回音,我估计是让他吓着了。至于吗,这得多大的仇。 没玩微信之前,我爱刷微博。有人说现在微博过时了,没人玩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相互不可替代。微博像个广场,人多嘴杂,啥人都能碰到,身在其中你要有所选择,有所判断,高兴了你可以喊两嗓子,也可以做个默默的旁观者。微信更像客厅,来来往往的大都是你的朋友圈。累了,大家进来聊会天;闷了,偶尔搞点恶作剧;朋友们都挺忙的,有人忙着秀恩爱,有人忙着赛厨艺。还有人爱板着脸,讲一些人生道理。听多了,你终于明白,人生啊,哪有什么狗屁道理。 自打微了个信,生活彻底改变了,微信简直成了人生中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上一睁眼先刷朋友圈,大事小情问微信。今天想吃点啥?朋友圈里有厨子。家人头疼脑热?朋友圈里有医生。孩子不听话?朋友圈里有名师。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朋友圈里有驴友。想谈一场惊世骇俗的恋爱,这个帮不了你,你摇一摇也没用。 我妈现在成了资深微信玩家,而且是高层次的。她老人家俨然化身人生导师。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早上发两条“人生最重要的二十件事”,“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为年轻人指点迷津;中午客串情感专家,满屏都是“这条不得不转,把不该爱的人忘掉”,“看得我泪如雨下,让离婚女人大彻大悟十条金律”,午饭后稍事休息,专发美文,“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致我们扑面而来的中年”。直忙到夜深人静,还不忘发条“这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特别鼓舞人心。于是,我就把我妈拉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