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孝道’是同学们走上社会后必须要扣好的第一颗扣子”。昨天南京大学举行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长陈骏的“最后一课”主题继去年的“善”之后,今年是“孝”,他对毕业生们谆谆教导,孝道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和处世的最基本规范,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提醒毕业生无论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一定要惦记着为父母多尽一份孝心!而作为学姐的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则堪称是昨天的“励志偶像”,激情、专注和榜样是她送给毕业生的三个“成功锦囊”。 通讯员 徐南启 扬子晚报记者 张琳 文 佘志骏摄 校长叮嘱 不给父母添负担是孝心的最好体现 无法想象一个不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人,怎么可能去真正热爱祖国、感恩生活、帮助他人? 陈骏校长称,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剧烈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一些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家庭亲情日趋淡薄,孝道伦理日益缺失,不孝顺父母、虐待老人、忤逆长辈等触动做人良知底线的现象一再发生,重塑、弘扬新时期孝道已是刻不容缓。陈骏说,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和“文”的结合。“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道与其他美德一脉同源,互为表里。“无法想象一个不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人,怎么可能去真正热爱祖国、感恩生活、帮助他人?”回顾南京大学110余年的办学历程,最本色的“诚朴”传统与孝道中的基本精神内核始终一脉相承。 如何尽孝?陈骏认为,孝心要以自立自强为前提和基础。“只有自立自强,独立的为人处世,拒绝啃老,才有可能离开父母护佑,才能让我们成为他们晚年的坚实依靠。”他提醒同学不论工作再忙,也要惦记着多给父母一点关心,“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封鸿雁传书,也许就是工作之余的一声问候电话;也许是精心准备的一桌团圆大餐,也许就是你亲手沏的一杯清茶……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陈骏这饱含深情的“最后一课”也激起了在场家长们的共鸣。一位来自扬州的家长称,毕业典礼上校长的叮嘱一定会让这些孩子们铭记终生。一位姓王的毕业生说,校长的话让我们很有启发,我们会通过行动,比如和家长打视频电话,或者是说些暖心的话,一点一滴体现“孝”。 学姐励志 学姐创业成功送学弟学妹“成功锦囊” 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内心最强大的人! 昨天,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作为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投资人,她曾主导和参与了对网易、中华英才网、娃哈哈、长城汽车、真功夫快餐、永和大王、德青源鸡蛋、诺亚舟、京信通讯、元征科技等公司的投资。她投资的企业家中,有4位已成为福布斯前百名富豪。 她1988年毕业于南大英语系,大学毕业后,徐新在中国银行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登记、复印、盖章”,后来单位推荐我去参加中英联合培养的西方会计师考试。我英语好,但不懂会计专业,考试前把一本书全背掉了。结果因为试卷是英文的,很多学会计专业的英语不好,反而让我胜出了!”1993年徐新来到香港的普华永道,可是不会讲粤语,根本拿不到项目。“我觉得好无助,后来我去找了日本组,反正日本人也不懂粤语,我们可以用英语沟通,就这样,慢慢的项目越做越多。” 2005年,徐新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创办今日资本。“其实在那之前我和老公已经是高级打工仔了,但我就在想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内心最强大的人!”经过开头的艰难,今日资本终于茁壮成长,她也成为“中国十大最佳创业投资人”。 “我想送给毕业生三句话,一是要有激情,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才会有激情,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抓紧去寻找。二是专注。人的智商差别其实不大,但成功的人的共同点是专注,像我做投资就差不多积累了2万甚至3万个小时了,等我到80岁时,就可以积累6万个小时了!第三则是寻找人生的榜样,我的榜样就是巴菲特。我每天都会看巴菲特的书,非常虔诚。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赶快去寻找属于你的榜样吧!”徐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