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色无味、在空气中自由传播,可以通过任意途径甚至是气息释放,这是中国武侠小说中用毒的至高境界。而美洲大陆历来就是一个魔幻的地方,流传着各种神奇的巫术传说。当全球32支顶级球队会猎于这块魔幻大陆时,恰恰就有一种被当地人冠名为“Samba”的神秘病毒悄然弥漫,于无声无息中让人意乱神迷:或癫狂致死,或高潮不断。唯成功抵御者,才能获得神的赐福,带走一种名为“大力神杯”的解药,君临天下。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钱旭 汤敏(巴西里约专电) 随风潜入夜 案例一:不要防守,大打对攻 意大利队以钢筋混凝土式的防守著称于世,英格兰则属于“永远被高估、罕见有超越”的典型,按理说,这俩货都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的类型。细微的区别在于,意大利人习惯于“被虐”、不被人摁着打就不得劲儿;英格兰人则多数时候受困于“有心杀敌、无力出刀”的无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意大利人和英格兰人竟然放弃了预料中的抱摔、扭打,而是甫一亮相就大开大合,华丽而不真实。从过程看,意大利人多射了一次,毒素释放较快,比英格兰人提前恢复清醒。最后时刻,更是用他们最擅长的“抱摔、扭打”,让反应略显迟钝的英格兰人欲哭无泪。 案例二:不受吹捧,轻敌送命 同样是在“死亡之组”,被贝利预言为“要进决赛跟巴西争夺冠军奖杯”的乌拉圭,浑然忘了他们的头牌苏亚雷斯因伤不能出场,浑然忘了他们要靠和亚洲区第五名约旦队打附加赛才能“爬”进巴西,浑然忘了中北美洲球队向来都带着“搅屎棍”…… 为什么贝利的“乌鸦嘴”早就名满天下,还屡屡有人中招?因为人都有“受宠”心理,“被提到”总好过“被忘记”,这也是为毛总有人喜欢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帖后“拼命”等“跟帖”还要一一“回复”的原因。 结案: 偷着笑的,唯有巴西。作为“Samba”病毒的创造者、携带者和传播者,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深受其害(比如1950年的巴西世界杯),但抵抗力无疑也最高。只要看巴西球迷突然从“完美主义者”转变成“一胜遮百丑”的拥趸,就知道他们早有心理准备:让你们去癫狂、去完美,家门口捧杯才能彻底治愈“马拉卡纳打击”。 润物细无声 案例一:点球乱判,死或后生 本届世界杯的一大怪相是“裁判抢戏”,到记者截稿前为止,在已经进行的8场比赛中,竟然出现了两粒争议点球、墨西哥和喀麦隆一场比赛竟然被吹掉了3粒进球。这是什么节奏?先把你往死里整,然后躲到一边儿看你是“死得不能再死”还是“死而后生”! 比如说揭幕战,巴西的弗雷德“骗”得了一粒点球,将比分反超,克罗地亚被逼入了绝境:本来实力就稍逊一筹的他们,被逼全线压上,摁住巴西一顿死捶,结果被奥斯卡偷袭锁定胜局——死得不能再死;西荷大战,迭戈-科斯特夸张地一摔,也是一粒点球帮西班牙领先,不过此前乏善可陈的荷兰人反倒被这粒点球激起了斗志,爬起来甩手就给西班牙队“一巴掌”,5个指印清晰可见,打得“斗牛士”成了“稀斑牙”。 案例二:球速超快,门将受害 本届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叫“布拉祖卡”,用来形容巴西人的生活方式和民族自豪感,而当用于巴西足球时,则有着激动、骄傲等含义。前锋倒是激动骄傲了,各队门将就郁闷了。这其中,西班牙门将卡西利亚斯最为难堪。对荷兰一役中,他出现了数次失误,而西班牙队丢的第4球,更是因为队友给他回传球时他停球失误造成的。让卡西猝不及防的,除了当时全队士气低落导致他也精神不集中外,还有就是“布拉祖卡”的性能。 据生产世界杯用球的阿迪公司介绍,“布拉祖卡”作出了很大改变,其质感与上赛季的欧冠用球“决战2013”更接近,最大的特点就是仅仅采用了6块聚氨酯板缝制而成,而德国世界杯的“团队之星”使用了14块。这意味着“布拉祖卡”的速度更快,并在飞行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球体形状不变,而由乳胶做成的内胆将为皮球提供更强劲的反弹。 结案: 世界杯进球数飙升,谁最开心?除了球迷还有FIFA(国际足联)!比赛的观赏性上升、话题增多、关注度提高,这对于赛事的组织者FIFA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结果。点球层出不穷、球的性能越来越利于进攻,你能说这背后没有FIFA的影子吗? ■链接 截至记者发稿前,在2014年世界杯已经进行的8场比赛中,各队共计打进28球,场均进球数达到3.5个,纵观历届大赛,堪称匪夷所思。 要知道,在此之前,世界杯进球数可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4美国世界杯的场均进球达2.71个;1998法国世界杯赛就下降到2.67个;2002韩日世界杯赛,降至2.52个;2006德国世界杯,入球仅为2.3个;2010南非世界杯则更少,是2.27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