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向荣
“三月三”向来都是广西壮族人狂欢节,《扬子晚报》登了整版江苏春游活动清单,惊喜地发现故乡——泰兴曲霞镇印达村也办起了“三月三”旅游节。
印达村,坐落于古镇南郊,形似休闲胜地的漫道,一边是水产养殖,果蔬种植基地;一边是花木扶疏,绿草茵茵的画意河岸。点缀着一顶青花饰纹的蒙古包,显然是供游客休闲而用。蜿蜒的河流,没有格式化的水泥驳岸,完全保留了原生态、纯自然的活体风貌,曲直顺乎本意,收放遵循水势,浅滩处的芦苇、菖蒲、艾草,也是疏密不一,高矮各异;至于沿岸依依杨柳,槐、榆灌木,铺陈的尽是乡土物种的野趣。水色远远谈不上澄净,而是淡淡的米黄,有垂钓经验的人知道,这水肥美,活食丰富,养得住鱼。的确,在太阳透过树荫洒落水面的光影中,一群筷子长、大姆指粗的游鱼正轻松游弋、嬉戏,偶尔侧转闪烁出银白的鳞片,像未曾锈蚀、依然亮堂的旧时光阴。
让人惊喜的是,河的对岸是宽达30米,长至500米的银杏主题公园,北侧依着河岸,南端连着庄台,一条弯曲有度、形似飘带的步道穿越其中,枝繁叶茂时,只闻足音,难见人影,而初冬则是满树灿烂、遍地金黄,400亩的方圆凝攒着银杏之乡的足金成色,眼光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暖,鼻腔里更多了缕缕养生的清气。
印达人有着不一样的心眼:有些庄台拆迁了,旧时的生活用品,如水缸、石滚、石臼、老式床,传统的生产工具,如犁耙、水车、斗笠、蓑衣,人家弃之如草芥,他们却视之为珍宝,并且专门在村部开辟了500平米的场所,用作农耕文化博物园。青少年看了稀奇,中年人见了亲切,老知青望着心动。
乡土是个矿,民俗是个宝,只是人们对都市繁华充满了憧憬,却对脚下和眼前的传家宝熟视无睹,而印达人别出心裁,从中深挖了几锹,就噼噼啪啪燃起了炫目的火焰。元宵飚灯节,三月三桃花灯节,七月三十河灯节,八月初八葡萄节,十月初八十方庵庙会。你能想像5000张自制的孔明灯同时放飞升天的壮观景象?你能想像一条河道里满满当当飘荡着1000多盏河灯,上有明月朗照,下有烛光辉映,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玄妙仙境?这是一个不卖门票的全民嘉年华,更是一个人人可以做演员,个个能够扮主角的大舞台。
有人气就有商机,印达推出了地道的老土灶迎合食客怀旧恋土的味蕾:曲霞汤包、糁儿粥、薄荷饼、手擀面、胡萝卜饭、摊烧饼、芋头烧肉……都是半个世纪前当地的寻常食单,也是后来被专家公认的“粗粮”养生秘方,食材全来自视角可及的田地里,质量、品位根本用不着担心,几句“搞子”、“户冠”之类的泰兴土话一说,外来客人心里更会踏实几分。有几位下放过曲霞的上海人,都是有孙辈的老人了,为了尝到正宗的糁儿粥、摊烧饼,三月三专门包了辆面包车带着三代人来怀旧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