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我很尊敬的夫人给我电话。她说她家的一块棉麻桌布被蜡烛烧了个小孔,请我在网上找找有没有专业修补棉麻织品的地方。我想,这样的行当,现在恐怕已经很难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早已习惯了跟着潮流与时俱进。家里的这一类日常用品,往往不等用旧,就已经扔了,或者处理了。哪有破损了还修补的事?她好像通过电话线把我心里的念头全听到了,立刻解释说,这桌布不是一般的东西,是她妈妈送给她的陪嫁,只有特殊的节日,才拿出来使用,请我一定尽心找一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位夫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至于她的陪嫁,那就应该是古董了。难得她还这么依依不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德国境内没有找到。看上去最靠谱的一个地址在维也纳。我记下了电话号码。
过了几天,这位夫人又打电话过来,问我有没有结果。我就把维也纳那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她。她认真地记下,认真地谢了我。我问她是不是准备把桌布寄到维也纳去修补?她毫不犹豫地说,她先打电话说明情况和要求,如果他们能胜任,她当然马上就寄过去。
又过了好多天,这位夫人举行家宴。桌上铺着她的陪嫁,一块8米长的浅黄色的棉麻桌布,上面用同色的丝线绣了一朵花,那朵花很张扬,很霸气,很难让人想象到它跟补丁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妙的是,在跟桌布相配的餐巾上,有一角也绣着一朵同样的花,只是小了许多。桌布是浆洗过的,看上去挺括厚实。浅黄色的桌布上装饰着同样浅黄色的鲜花和烛光闪烁的烛台,看上去温馨而亲切。她坐在女主人席位上,远远地向我意味深长地举了举酒杯。我明白,她是为那个电话号码向我致谢。
桌布修补自然成了餐桌上一个小小的话题。女主人说,奥地利那家店是一家百年老店,曾经是皇室御用的裁缝店。桌布和餐巾上增添的那朵花,也不是一般的花,是她母亲生前最爱的百合花。因此,这次的修补就增添了向她母亲致敬的意义。至于修补的费用嘛,没有人询问。因为主人家不差钱。当然有一点不容怀疑,用这笔费用去添置好几套同样质地的餐桌和餐巾是不成问题的。女主人说,也许年轻一代会觉得这么做很不可思议。但她感慨地说,这其实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态度。只要还能修补,还有价值,就尽力去争取,决不轻易舍弃。物尤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假如不坚守这种生活态度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婚姻和家庭,都是走不到尽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