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悬疑 近日,《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三部上市。目前该系列小说字数已超过150万字,还有150多万字正在写作中。出版界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布局宏伟的悬疑推理小说,堪称出版奇迹。该书作者冶文彪称,写这本书,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将《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秘密公诸于众。他通过研究北宋的衣食住行饰等方方面面超过5年,指出画中多处不合理之处,推测出这幅千古名画隐藏着一个惊天阴谋。 《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画。然而画完不久金兵就大举入侵,杀人焚城,汴京城内大火三日不熄。张择端在画中详尽地描绘了汴京繁华的同时,甚至将军队腐败、防卫松弛、消防不力等北宋岌岌可危的原因都隐藏其中。冶文彪发现,《清明上河图》里用于消防瞭望的望火楼竟摆上桌凳,如同凉亭,成了登高观景处。闹市“孙记正店”旁的小屋,是军巡铺屋,相当于消防站。画中却是满满的酒桶,俨然成了酒馆。摆上了小桌小凳,兵卒饮酒无度。消防用具被搁置,驻扎兵卒饮酒无度。可以想象一旦火起,消防调度将难以进行。此外,汴京城太子脚下,城门口城墙上空空荡荡,比起四处的热闹这里尤为冷清。墙头仅有一门吏,与其说是守门倒不如说更像是看风景。城门口更没有士兵守卫,任人出入。有趣的是,张择端哪里都不画胡人,唯独在应该有防卫却没有的城门口画了骆驼队与胡人。其中意图颇耐人寻味。 “宋徽宗除了一枚双龙小印似乎也没有多看这幅后来传世的名画一眼。当年的宋徽宗没有意识到张择端画中北宋的诸多问题吗?或者说这位久居京城的帝王早已看透了宋朝的大势,只不过他想玩一手置之死地而后生?”冶文彪根据《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不合理”处,推测出,不管是虹桥上混乱的人群,或者毫无防卫,敞开的城门等等,都是阴谋,而这个阴谋背后的策划者极有可能是宋徽宗。张择端只是一个记录者,而正是他的记录才能让后人看到千年前一场涉及宋、高丽、辽、金、西夏、方腊六方势力的旷世奇局。冶文彪表示,他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结果会陆续写在他的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中。 《清明上河图密码》以小说笔法,再现北宋士、农、工、商、兵五大群体生活状况,讼师、牙人、相师、儒生、衙役、门吏、小贩、鱼商、绢工、玉匠、掌柜、厨子、老兵……《清明上河图》中824人,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 谈到创作过程,冶文彪表示,小说构思超过5年,力求前所未有、突破前人,“主要是根据核心历史事件,设计一系列推理迷局,微案、小案、中案、大案,连环相扣,彼此关联,形成一张庞大的网,最后汇聚成一个巨案。”为了解读《清明上河图》,他坦言,只要是能找到的宋史资料,古史和现代研究资料,全都拿来通读,一些重要的书籍则反复细读和查阅,总阅读量超过3000万字。 据悉,《清明上河图密码》出版后,立刻引来众多影视公司争抢,最终由阿里影业和光线传媒联手购得。目前电影版《清明上河图密码》已由阿里影业立项,正在制作当中。 蔡 震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