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邱家和 春天来了,从余德耀美术馆的贾克梅蒂回顾展,到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再到香港苏富比、保利的春拍,尽管2016年的开头让艺术圈内外的朋友忧心忡忡,但春天的大型展览与拍卖会如期而至、捷报频传:张大千的泼彩《桃花源》以2.71亿港元拍出天价,吴冠中的巨幅油画《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这些都带来了春天的暖意。不过,回顾这纷至沓来的4周,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当代巨擘埃利亚松的“小太阳”。 冰岛/丹麦艺术家埃利亚松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大型个展“无相万象”,和贾克梅蒂回顾展同时在3月19日开幕。这位60后的艺术家,被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称为“有着科学家头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石、冰、水或光等基本媒材,其摄影、绘画与装置作品都有强烈的色彩,而大量使用的光学器件、镜头、镜子和玻璃球则强化了视觉感知的活力与主观性。 作为国际大牌艺术家,他堪称当代艺术前沿的弄潮儿:他在柏林成立的工作室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整个团队将近80人,其中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与建筑设计师。2014年,他还专门与建筑师一起成立了名叫“他者”的空间工作室,专门从事跨学科和实验性的公共空间建筑项目。他的大型装置《气候项目》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吸引了200万观众,他还做了一连串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包括在纽约东河河畔呈现的《纽约瀑布》、哥本哈根的《圆桥》以及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的水晶外立面。 “我想通过艺术作品来放大展厅空间的洞穴感”,埃利亚松却特别垂青龙美术馆西岸馆。当美术馆仍然是一片工地时,他就来到了美术馆的现场。王薇透露,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参观考察,这个展览就在当时萌芽。如今,在这个巧妙地结合了矩形展厅与弧形天顶的清水混凝土建筑里,艺术家和他的团队带来了一系列几何结构的作品——圆形、球体、立方棱锥体,还通过精确排布的作品群组将巨大的建筑内部分割为独立的空间。 带着鲜明的个人印记与时代烙印,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这个建筑空间量身定制的作品,其中包括被专业人士称为“场域特定装置作品”的《开放的金字塔》。他强调“要打造一种情境,让观众参与进来”。还把用美术馆濒临的黄浦江水冻结的大冰块做成装置作品《静止的河流》,“要鼓励观众去思考”。看了他的展览,你会心悦诚服地同意他的说法:“艺术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时颠倒乾坤,有时别有洞天。” “小太阳”也是他的杰作:一个巴掌大的太阳能灯具,源于一个志向宏伟的计划,大量制作并分发给那些因为没电或者缺电而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对于童年时代经常遭遇停电的我,“小太阳”尤其显得温暖,也特别具有象征意义——在这个因全球经济动荡而频频发作倒春寒的大气候里,埃利亚松这样的艺术家、龙美术馆这样的私人美术馆、“无相万象”这样的大型展览,还有内地和香港这几周内举行的各种展览和拍卖会,都足以说明艺术就是我们心中的“小太阳”。借用财经术语,作为人类最高级的精神产品,艺术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优质资产,前景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