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时评 > 扬子时评 > 由朱友舟书法 想到的书法图式变化
在线登报
由朱友舟书法 想到的书法图式变化
  • 作者:佚名 2016/4/8 16:08:33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梦》 77×33cm

  《出头鸟》 61×30cm

  《终难》 70×33cm

  《皆》 75.5×33cm

  《薄冰》 70×33cm

  《一言堂》 73×33cm

  《佛》 70×33cm

  《天问》 74×33cm

  《淑》 76×33cm

  朱友舟简介

  朱友舟,1973年生,湖南岳阳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书法系副主任。《艺术鉴藏》、《艺术中国》等期刊特约编辑。曾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毛笔、笔工及书法创作》,并参与文化部课题《中国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品多次参加国展。

  作品获奖情况:

  2004年获刘海粟奖学金;

  2004年入展全国第一届大字展;

  2006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展;

  2007年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2008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展;

  2012年《鸡距笔考》获全国第九届书学研讨会二等奖。

  2014年《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 。

  出版的论著:

  《姜夔〈续书谱〉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

  《南京艺术学院硬笔书法考级教程》(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工具、材料与书风》,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荣宝斋出版社。

  朱友舟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他在异国无论是看到还是感受到的,应该有很多的图形和思想意识上的感受,这些,都会慢慢地改变着他对于艺术审美的认知。

  作为一个艺术高等院校的专业书法教授,他对于书法的理解和认知,从写字到今天,在国内的经历,让他对中国传统书法有着循规蹈矩的学习和把握,这也是中国书法传承的一条规范式路径,这段经历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比如汉字的字形,不管真、草、隶、篆、行五体,还是汉字笔画的形态,包括用笔动作、笔势、字势,包括纸面章法的布局等等这些构成书法的元素,都属于稳定的模式。绝大部分书法家就在这样一个恒定的框架中用一生的精力默默地寻求着突破。这种突破是用个人精神、审美、性情以及画面图式的渐变做着慢慢打磨,这种变化也是相对缓慢的。因为,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让很多艺术家做人、为艺的方法都是趋于保守的。

  最近,忽然看到了朱友舟教授在美国期间创作的大量作品,让我颇为惊讶。一是,他的一部分大字(单字)作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汉字的可读性(这也未尝不可,书法本身就是抽象的线条艺术,可认可读并非唯一标准,狂草、篆书也并非人人可识。)而且汉字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汉字中正、平稳、揖让、险中求稳的理念。这样的汉字结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也打破了传统中国书法结构布白(内白、空间)的理念和原则,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尽可能地靠向了极致,打破了中庸。他的这种嬗变,我以为是对新接触到的文字、建筑、环境的图形感受+西方理念的推进和整合,也或许,这是他艺术追求过程中一个阶段的审美释放。这类作品,他依然以汉字为载体,以新式的笔墨和更具有视觉感的图形来让表现方式图式化。或许,这也可称之为“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对于朱友舟的这种创作方式和理念,我由此想到了和其有同样经历的王冬龄先生。他们,都是对中国传统书法在异域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的新探索者。唯有探索,才有可能发现新大陆。

  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是,友舟行草书的变化。以往,他的行草书以雄强大气的风格为主,写得颇张扬有震撼力。现在,他似乎在创作理念上朝着两极(或两端)探索。如果,我们把他的大字(单字、少字)作品称之为向前推进的话,那么他的行草书作品似乎在往后退。这种“退”是从他在国内时期创作的原点往书法史上更加久远的年代退,平素我们称之为上溯。比如,他在行草书中加入了很多章草的成分。汉末和魏晋时期,书体没有完善的时候,很多小字行草书是介于今草和章草之间的范式。这种字体因为其模糊,往往被人所忽略。尤其是大字行草书掺以章草意趣,我理解,这不仅仅是掺、也不仅仅是字形和图式上的简单嫁接。这是一个书法家由内而外自发的一种审美需求的生发。按照中庸理论,激烈地向前推进,必然会有向后的牵制力,如此才能保持平衡。在美国期间,思想上、眼界上都会对朱友舟的创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我想就是十分有益和有意思的走势,这种变化给我的直觉就是图式化更加强烈和新颖。

  当我们几千年来一直遵循着稳定的笔法体系和造型规范慢慢打磨着书法传承的时候,总会慨叹书法日衰,一代不如一代。那么,与其死板地继承,反而不如大胆地创新。古人也说过,不破不立。那么,破坏与重建,是否就是今后中国书法的一条新思维之路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