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特邀主持 赵净 薛红艳简介 薛红艳,女,1975年生,江苏江阴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为:当代设计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产品创新设计与精益制造、书画创作、艺术与设计批评策划。南京艺术学院学士,东南大学硕士、博士,曾在德国Alsterdamm艺术学院做访问学者,现在于浙江大学工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化产品创新与精益设计研究。自2002年6月至今任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2012年创办了“南航和蕾(H @ N)文创设计中心”、“江阴和蕾(H @ N)艺术创意工作室”。至今发表学术专业论文近50篇,其中,4篇文章被EI、SCI录用并检索;已经出版著作4部。2013年承担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编著《工业设计史(双语)》,担任主编,该教材是中国第一本工业设计领域的双语教材。迄今为止,其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10多个奖项;独立承担纵向、横向课题近20项;书法、绘画、影像、首饰作品被德国、加拿大、丹麦、挪威、英国、美国等国家友人收藏。 《跨界·边缘·展望——艺术与设计作品集》融合收纳了薛红艳博士10多年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作品集。内容包括:书画创作、首饰设计、平面设计、装置艺术设计等。这些作品大多数或被国际友人收藏、或被企业采纳、或在国家级、省部级的大赛上获得奖项。它们印证了薛红艳博士在艺术与设计实践领域的创作实践成果。薛红艳博士的书画创作涉及油画、国画、水彩画、丙烯画、以及综合材料等,表达了她10多年人生起伏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薛红艳博士的首饰设计被江阴和蕾贸易有限公司采纳,有些在国家级、省部级的大赛中获奖,也是她个人创建“和蕾(H@N)银饰”品牌的前期积累,其设计理念是:以银为主的混搭材料、手工原创、平民的奢华、一切皆有可能;薛红艳博士的其他设计作品则显示了她对当代生存环境的独特思考。在这些作品中,薛红艳博士没有随波逐流,一切皆由她的内心出发,融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内涵与思维方式,在扎实积累的基础上显示了独特的创新性,并给大家留存了关于未来的思考空间。 初次与她交往,她的谈吐自如笑容可掬,让人不能忘记的是她笑得很有把握。她的表情随性而肃穆,她的表达从不顾盼和观望,所以与她交往起来便是直接与坦荡。 交往多了,也读了她的书和文章,便对她的笑容坦荡有了进一步了解。但还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作品:油画、水彩、国画、书法、摄影、影像、首饰、文创作品、丙烯、综合材料,她给自己的展览取名为“跨界、边缘、融合”。她似乎在寻求她的艺术在今天社会境遇中的可能性,又似乎想通过她的艺术语言揭示她流变中的思想及其生成因子。 薛红艳博士想通过她能找到的媒介梳理她蕴藏在思想深处的创造力和她的艺术智慧。从她的艺术作品中你可以清晰地读到她出发的一端是孤独和静默,她到达的另一端便是极致的绚烂。 薛红艳博士的作品是捧着自己的使命穿过幽暗从孤独静默的一端推向有着光明和绚烂的另一端。她的作品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似乎是挥洒自如随性坦荡的样子,然而在她作品出发的另一端却没有人看到她在孤独幽暗中的担当。 薛红艳博士的作品极像她的文章,努力在探寻着一个“道”,这个“道”既是她内心之“实”也是她身接于“物”。显然她深知文从道出,文道契合,文才具有价值。薛红艳博士的作品显然是她内心的情与感,“心之所感有正邪,言之所行有是非”。她的作品所表露出来的是她的情与感随意剥落出的意象,作品的意趣更在于她心所感的“正”和行所述的“是”。 看薛红艳博士的作品无需揣测她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她生动笔触背后的玄机。其作品只是她生存的一种状态,作品的成,在于她的思考,在于她的情;她的痛苦也在于她的思考与她的情:她的快乐更在于她的思考、她的情和她在作品中坦荡正直地活着。“情”,接物而然者,出形于外。 薛红艳博士的作品表现的是平凡,正是通过这种平凡才展现了生成她生活状态的源泉,薛红艳博士将她的使命、快乐和情感活脱脱地呈现在她的作品里。她的情感点亮了作品,剔透了自己。 周刚(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后记 做艺术,就意味着孤独,这是一条不归之路。在艺术的世界里,我尽可能地去寻找生活中本不存在的丰富多彩的过渡色。 人,都需要诉说。我选择艺术,作为我诉说的对象。曾经有一段日子,我在一个孤独陌生的角落里紧张惶恐不知所措。生活所迫,我只有拼命地努力学习、工作,为生活而奔波。而当生活的基本问题解决之后,又发现长期工作的疲倦磨损了我对生活的热望,我是多么需要心灵的释放,试图寻求自我救赎的途径……于是,我重新开始回到最初的理想:画画、写字、做首饰、做文创…… 我仔细地品味、寻索、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它们凝练成我创作的种种对象。我于艺术,没有奢望、没有乞求、更不图回报……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很坦然舒心,愿意真实地倾心吐意。艺术,俨然成了我的情人,面对艺术的时候,我不用担心有没有说错话,不用忧虑它明天是否依然爱我,更不用去遐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我也从不强求用什么画种与材料去表达艺术,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画种和材料。油画、国画、水彩画、丙烯画、综合材料、书法、珠宝、摄影、影像……一切皆有可能。并不觉得用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是最重要的,觉得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像我们的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在最合适的时候遇见最合适的人和物,才是令人欣喜的…… 在近5年来,除了工作、家庭,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与艺术相伴,因为,这个世界懂我的人并不多……在艺术的世界里,我感到最安全、最幸福、最温暖,也最释放。面对社会的各种情形、面对周遭的人们,我无法用确定的语言来表述我对他们的看法和情感,于是,艺术成了第二种语言,它让我放松地去和这个世界对话,把我所有的想法都用文化物质的模样表达出来。我要尽可能地去爱这个世界,如果爱,那就画…… 我曾在南京艺术学院本科阶段攻读工业设计,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学习了艺术学,接触了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后又在浙江大学机械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业工程管理……从来不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得那么严格,总喜欢把各种跨界的、边缘的东西杂糅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永远不可能借艺术来解决任何问题,艺术,只可能是提出问题的途径,所以,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把自己定位在任何一个固定的风格或流派之中……也许,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艺术的美丽就在于它她的多变性、模糊性、未知性……不知道未来我的艺术是一个怎样的模样,但我知道,静心等候花开花落……也许做着做着,艺术就会自然成为它应有的样子…… 这本作品集集合了我这几年的所有情感和心里路程,有辛酸、有欣喜、有感恩……我会记得一切,并希望今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更美好。 于是,在我的艺术世界里,就成了“跨界”、“融合”的内涵和样式,并给自己和观者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薛红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