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侯萍 假如没有战争,这个古城该是个多么美丽的地方。清澈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过这里,古老的巴比伦城门和空中花园就守在古城西南方,这里是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巴格达,在古波斯语里,意思是“神赐的地方”。那一年,中国的援建队伍在幼发拉底河上修筑了一座大坝。大坝合龙之夜,我用一朵红玫瑰作舟放进河里,多情的河水收下了另一个文明古国人的心意。 每天清晨上班之前,我会沿着底格里斯河岸跑步。葱翠欲滴的椰子树,把凤尾般的枝条摇曳得婀娜多姿。一枚枚圆润的椰枣落在地面,有的是风吹下,有的是鸟啄落。清真寺传来的晨祷声,与清越洪亮的钟声彼此呼应,心有灵犀般的和谐。“你好。”迎面飘忽过来的大袍子里发出一声友好的问候,意思是平安与你同在,或者平安跟随着你。这哪像战争年代呀?遗憾的是,战争还在继续。 有一天早晨,我被一声闷响惊醒,导弹飞过时震碎了窗玻璃。同一天上午,隔壁一所小学有五十名小学生遇难。街道上有人在家门口,挂起了黑布,路过的人垂目致哀。这一天原本是个悲哀的日子,但夜晚的巴格达,依旧灯火辉煌,鼓乐声声。他们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巴格达这个“神赐的地方”,真是富得流油,而且流的是石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福祸相依的关系,石油是福也是祸。两伊战争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战争,若是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撑,这场持久战难以持续八年。接踵而至的海湾战争,让流淌在金色沙漠里的石油,再次染着血红的颜色,流向无名烈士的安息地。 巴格达无名烈士纪念碑广场上,矗立着一颗裂成两半的天蓝色心脏,象征烈士的心脏永远敞开着。战争,无休止的战争,撕裂了战士的心脏,也撕裂了母亲的心脏。假如没有战争,就没有这颗破裂的心。据说,纪念碑周围的泥土都是从战争前线运回来的。当地的人们认为,人生于泥土,死于泥土,也将复活于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