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海门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八强。名列“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和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22位,“2015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23位,五年分别前移9位和28位。名列“2015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23位。 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持续走在苏中苏北前列。36个指标中,已有33个指标达到省定升级版小康目标值,五年增加了10个,综合得分超过96分,五年提升了13.2分。 回眸“十二五”,最早在长江以北实现小康达标的海门市,紧扣“率先实现小康升级、率先融入苏南发展”总目标,稳中优进、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幸福美好的蓝图在百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现实…… 俞新美∕文 海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实力海门 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财政总收入1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4亿元,五年分别增长了0.8倍、1.6倍、1.5倍;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五年分别提升了5.5和2.2个百分点。 累计实施超亿元项目26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450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9倍、2倍和1.9倍。 2015年财政投入民生支出54.5亿元,占比69.6%,五年提升了1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3.7万元和1.9万元,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和1.68倍。 活力海门 国务院批准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海门港新区一类开放口岸成功获批,南通沿海首条集装箱航线开通,疏港河工程加速实施。 11家企业成功上市,累计完成注册外资20.6亿美元、到账外资8.2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建成“新侨之乡”。 跨江合作成果丰硕,海宝工业园、复旦复华科创园、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中国医工院海门分院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与上海复旦大学、新加坡仁恒集团、苏州工业园中新集团等合作扎实推进,沿江沿海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区中园”。 美丽海门 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期间获得“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市”、全国首批“中德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市”“江苏省园林城市”等荣誉,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2014年6月,城市总规划成功获批,城市化率达56.6%。52个民生项目加速推进,完成12个小区的综合改造,江海特色现代文明的花园城市初展雄姿。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了98%,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覆盖率均达到100%。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魅力海门 农业基本现代化持续位居全省县市第一方阵。先后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连续八年获评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单位 七度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获评“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跻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102项。 “江苏省文明城市”实现“六连冠”,并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城市。24人获评江苏好人,12人获评“中国好人”,2人分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苏省道德模范。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潜力海门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列2014年中国“电商百佳县”第13位,全省第3位。2015“中国质造”叠石桥家纺产业带和“速卖通”叠石桥家纺产业带上线。 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0万,引进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各类顶尖人才超过1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近80名。实现院士在海创业、创业类“双创”人才和创业类“双创”博士三个“零的突破”。 构建三级开放式政务服务平台,进驻审批事项达88.8%,763项审批权限下放区镇。打造建设项目“一站式”流水线审批绿色通道,做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服务型政府建设全省领先,获评“中国改革2012年度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