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王征桦 虽然时间洗尽了它的铅华,居住其中的家族也可能衰败没落,但曾经华贵的气息却依然弥漫于屋中。 皖南的冬季,路边枯黄的稻草上覆盖着一层薄霜。穿过陵阳小镇,循着白色的霜迹找寻,就出现一个村落,那就是所村。 我在皖南的乡村行走,多是为了看看遗存下来的古宅。这些古宅夹杂在各色各样的新式小楼之中,像虬柯扶疏、一身风霜的古树,站立于苍翠年轻的树林之中。偶尔于省道旁的村落中,也可见到一、两幢古宅。当我兴致勃勃地停车去村中观赏时,才发现它们多是已经被主人遗弃的房子。不是房梁倒坍,就是野草在堂中恣意的生长。随着城市的发展,远方的高楼吸引着祖祖辈辈在此生活的人们。古宅的主人走了,走得匆匆忙忙,甚至来不及锁上它的大门。残垣断壁,衰草枯阳,成为了许多古宅最终的结局。 但所村的“庆余堂”却是一幢保存完好的、精美的古民居。这家“庆余堂”的主人在檐下书写的是宋代诗人、理学家程颢的《春日偶成》中的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可见他一定是个有文化的商人。文化让古宅气质得以升华。虽然时间洗尽了它的铅华,居住其中的家族也可能衰败没落,但曾经华贵的气息却依然弥漫于屋中。 我信步走到一家古宅门前,耄耋之年的屋主人正坐在围椅上晒太阳。攀谈才知,老人竟然不是这所古宅的原主人。这么大的宅子,是老人在七十年代仅仅用一千元钱就买下来的,他对古宅神秘的原主人一无所知。老人的孙女儿也有四十岁了,她很热情,主动领着我上楼参观。楼是旧时小姐的绣楼,因久无人住落满尘埃,油漆的颜色暗淡下去了,在人经常行走的地方,油漆干脆剥落了,只有长长的“美人靠”依旧有一抹淡红。老人的孙女说,小时候,她就是坐在这美人靠上读书的。楼上原本就有一间书房,幽静,没有人打扰,是读书的好地方。我从厅堂中精美的雕刻和它掩饰不住的风采中,揣测着古宅原主人荣耀的家世和出售家宅的原因。 让所村一举成名的古建筑是它的宗祠:太平山房。这座保存得十分完好的祠堂,和一般的皖南宗祠相比,在风格上独具一格。它高大的门房飞檐翘角,遮蔽着后面的建筑。从正面看,还以为它只是一座巍峨的牌坊。这让看惯了江南祠堂千篇一律、机械单调的格局的我,耳目一新。太平山房是明代建筑,若是平时,它是隐逸的,低调的,掩映在苍翠之中。只有在这个冬季,当南方的秀色一天一天地淡下去的时候,它灰白的基调,才慢慢的显露出来。砖塑浮雕上,活灵活现地上演着经典的戏曲;庄重对称的马头墙,古意盎然。一切都缘于民间工匠灵巧又朴拙的手笔,他们的技艺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