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王慧骐 那事 他那不紧不慢的厨艺功夫,以及他对全家人的情谊,不知不觉已延续了几十年。 和功劳。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好多人家的防震棚被雪压塌了,而我们家的那座却经受住了考验,在风雪中巍然挺立,被左右邻居公认为质量第一。经历了这场特殊的战斗,这位不惜力的四川哥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我的二姐夫。 后来的岁月里,更多地看到了他身上颇具韧性的那种“慢”——他喜欢钓鱼,碰到节假日或星期天,他一准起个大早,天还没亮透便蹬着自行车出门了,几十里外的野塘边,他寻寻觅觅,捕捉生活的乐趣。傍晚时分,湿漉漉的鱼篓拎进屋来,给一帮馋嘴的弟妹改善伙食。剩下的几条则养在木盆里,孝敬他的老丈人。 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在一道团聚,那洗菜切菜的活儿大都是二姐夫一手包揽。最欣赏他坐在一张方凳上,不紧不慢地把菜切出各种花样来。看他劈干丝,还真是一番享受哩。一块软软的大白干,在他手上,慢条斯理地劈出薄如蝉翼的片儿,而后再轻轻切丝,那不紧不慢的厨艺功夫,以及他对全家人的情谊,不知不觉已延续了几十年。他已经快70岁了,依旧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之一。 木心先生有首小诗《从前慢》,经刘欢在羊年春节晚会上一唱而广为流传。听着这首歌,我脑子里突然就跳出一个人来,那是我二姐夫。 有关他的最早记忆是1976年。那时我二姐从农场刚调回城里不久,分在一个省属企业学车工。教她的师傅是个四川人,比她大五岁。平时话不多,人挺实诚。一段时间的师徒关系后,由一个长一辈的师傅出面来递话,想把这关系往前推一步。我二姐大约是愿意的,但我爸却不肯,认为两家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就在这一年的8月,唐山大地震以后,随时会发生地震的传说一阵紧似一阵。楼房里不敢住了,七手八脚地把一些生活必需品搬到了室外空地上。再后来,一家家地便到附近的小山岗取土,用水和泥打土坯,准备在外面搭建防震棚安营扎寨了。那一段,渴望成为我二姐夫的那个人,厂子里下了班第一时间便往我家赶。他从小在农村长大,苦活累活的都干过,我们家的防震棚从选址到采买一些建筑材料,再到打桩、搬土坯、垒建等大大小小的环节,全有他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