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 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过,中国的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如何把握字迹形态的美观与精妙,如何展现其普泛的视觉美感,如何继承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恰恰是我所钟情的。 我接触“书法”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年幼,物质匮乏,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便用毛笔书写生字卡片,每日一字一词,教我识读,亦教我书写。在父亲的指引下,我渐渐知晓了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笔锋、提按等。八十年代初,我考取师范,有了第一本字帖——柳公权《玄秘塔碑》。三年中,我如饥似渴地按照笔法认真临习,笔耕不辍,进步特别快。在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我总是夺取桂冠,因此不断得到老师的举荐和嘉奖。那段时期,我对书法的认识和体悟还相当肤浅,甚至只是停留在写字阶段,认为写得一手漂亮、好看的字,只要正确、规范、熟练就是书法。对“书法”的理解只是字面意义,没有对书法所包含的全部内涵作深刻的了解。参加工作以来,我学习书法的热情有增无减。一是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名家碑帖,并系统学习了古代书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得益于诸多名师的指点。确实,优秀的老师能让人很快步入正轨,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摹就是要学习感悟古人所留下的书迹。从古至今的大书法家,无一不是从学习和继承古人开始的。比如,王羲之是在学习卫夫人和钟繇的基础上有所成就的,王献之是在其父王羲之的基础上向更为妍质的方向发展的。 近几年,我惯于写小楷,参加全国书展多次也都是以小楷示人。我沉醉于小楷之精整、楷法之精工中,那些内秀的、含蓄的、素朴的,抑或是文静的、规律的、唯美的姿态及韵致,着实令我感动不已。我在临习时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先从元明赵孟頫、文徴明、王宠入手,然后复归魏晋钟繇、二王,再到隋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家。我认为,初临帖时一定要忠实于范帖,体会古人的一招一式,尽量把范帖的笔意、结构、风格面貌一丝不苟地临写出来。首先,我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专注于某一家某一帖,对具体某帖中的字按照不同类型结构、用笔特点进行分类。比如,我发现钟繇《贺捷表》的点画谨严,结构规整。而文徴明的小楷不仅仅是秀整,他师法晋唐却不为其面目所囿,不但点画挺劲遒媚,笔势翩翩,而且气象非常开阔。其次,对各种类型的帖和字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同一类帖和字的要求和特点,进而概括出它们的基本规律。在临帖实践中,书写者往往勤于动笔而懒于思考,这是不可取的。最后是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将同一类型的帖和字进行比较,比如钟繇的《贺捷表》、《宣示表》有何不同特点,赵孟頫的《汲黯传》、《道德经》又有什么区别,从中理出它们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了解它们的变化统一的规律。书写效率不断提高,效果比之原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见,“临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书法家来说,创造的生命不止,临摹的功夫也绝不能停止。” 创作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它要求作者把点画、结构和章法组织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较之临摹,创作的要求显得更高,它要求书写者具备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和综合调整的能力。于明诠先生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创作主体运用熟练的毛笔书写技巧和相关技术手段,依据书法艺术规律,实现创作理想和艺术审美追求的创作实践过程。”我认为创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摹仿应该是第一步,它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巩固、检验临摹学习阶段是否有效,又可以帮助理解书法创作所涉及的诸多因素。比如,我以所临范本文徴明的《草堂十志》为素材,改变其原有的界格形式,书写成团扇或者册页。这种方式是书写者根据新的书写形式,对范本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不同幅式的边白和内文比例;不同字体的行距、字距比例;行数、每行字数安排;正文、题款的安排;印章的钤盖等。创作的第二个阶段是融帖于创。创作之前,先临一段原帖,然后将自己对原帖的体验和理解与其融合起来,让观者在审读我作品时会感受到是有某一家的东西却又具有其他诸家的东西。我曾经分别临习过文徴明的《南华经》,赵孟頫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在创作时我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取舍。比如:我画界格进行创作,必然要考虑到上下字之间如何在字势上配合,在笔势上呼应;左右行之间的字势、笔势如何协调等等。如果没有这些调整,就可能“状如算子”,失去全幅作品所需要的整体性。第三阶段就是脱离原帖的创作,即文与字都不再直接出于原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了。实际是忘却一切的自然书写。在这次“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中,本人创作的册页《柳永词十首》有幸获奖,就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研究,对所临习之帖有足够深入的体悟而后融会贯通不断打磨出来的。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我认真品读柳词之意,感悟柳词之雅,欣赏柳词之美,书写灵活生动,结体自然,落笔果断,主次清晰,笔画提按分明,节奏感强而有韵。从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上看,注重内在的连贯性,笔画多的字中宫收紧,外放主笔,笔画少的字字形缩小,或轻盈或敦厚,整体协调,顾盼有致。从全篇来看,整体精神面貌强烈,清新舒畅,意气风发,秀丽遒劲。通篇一气呵成,整体风貌统一,笔画精到,轻松静雅。我认为,临帖和创作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动的关系。 如果说技法纯熟是自然书写的基础,那么个人修养和性情决定了自然书写所达到的高度。事实上,提倡文化修养与字外功在古代就日益为盛,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庭坚言“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李瑞清认为“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以上仅举数例便足能看出强调书家的文化修养绝非从当代开始。当然,古代书法的创作与欣赏主体是文化精英阶层,像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董其昌等人饱读诗文、博览群书,无一不是在文史哲领域造诣精深。现代的沙孟海、启功、林散之等书法名家亦是如此,他们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书法家。艺术修养以及人格精神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外化,令人深深体悟到其作品具有高深大雅的艺术内涵和文人情趣。由此可见,读书多,则眼界高、见识深、气息醇,下笔多意境宏阔、趣味超俗,这是可以信服的。 所以,我在书写之余,不断阅读历代书论、文论、画论以及哲学、美学等著作,长期苦读深耕,我的审美视野逐渐开阔。比如,我从蔡邕的《笔论》中了解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从王僧虔的《笔意赞》中认识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及“心手达情”,从《世说新语》中“清远雅正”、“高爽迈出”、“风格秀整”等词汇中悟出了整个书法评价的理论范畴基础。在研读文徴明的资料时,发现其在《停云馆帖》中谈及了小楷的写法,他认为“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这句话告诫我:写小楷时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除此之外,关键又在于用笔与结字。用笔干净精到,结字匀称熨贴,自然明整开阔。与此同时,我对文徴明不同年龄段所书写的小楷进行了比较。不难发现,他在魏晋小楷清秀超逸与疏旷开阔基础上增添了隋唐楷书的谨严劲挺与虚和疏淡,在继承元代赵孟頫小楷唯美书风和摹古观的同时又以骨力取胜,克服赵体及其后追随者秀媚有余而刚健不足之弊病。同时,他将谨严端正与灵动超逸结合,在紧张峻峭中寓以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形成精劲洒脱、秀雅古朴的文氏风貌。这些让我对小楷书写的认识已从过去以单字结构为单位的书写,转化为字群的组合,并在这样的组合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恰当而便捷的书写方法。由此我感觉到对于书法的理解进入了新的境界,技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张爱萍艺术简介 张爱萍,女,江苏盱眙人,盱眙技师学院教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盱眙书协副主席。 作品获奖 ●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 优秀奖 ●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 优秀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优秀奖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 一等奖 作品入展 ●“王安石奖”全国书法展 ●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 ●“乾元杯”全国书法展 ●“丝绸之路”全国书法展 ●“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展 ●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手卷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