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中山门城墙的西北角,有一处成排的茂密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外侧,是整洁漂亮的登临明城墙的石台阶;而绿色植物内侧,则掩映着一大块“老旧住宅”,30多处高高矮矮的小房子,沿着山坡高低错落地分布。这处与明城墙周边整洁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老旧住宅,至今还住着20多户人家。 扬子晚报记者 薄云峰 文/摄 最久的住户有五代都生活在这里 沿中山东路325号小区的石台阶往中山门城墙上行走,在石台阶路左边,透过茂密的绿色植物,可以看到许多老旧房屋的屋顶。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加上房子建造的时间前后有异,这些房屋的屋顶有的是瓦片叠排;有的是水泥预制板;从高处观看显得杂乱无序。 沿着绿色植物围挡带北侧的一条狭窄通道,就进入了这处门牌地址为“前半山园”的住宅区。前半山园4号居民阎烽的住房大大小小共有8间,由于是上世纪70年代搭建的水泥房屋,室内光线不好,即使大白天也显得比较昏暗。阎烽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此处房屋目前居住20多户,户口在此的居民近100名。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70年代,返城的下放户到南京后,由于没有落脚地,经过当时街道的批准,在各自单位的帮助下,沿着山坡搭建的。有的住户是当时因市政建设而搬迁的,原家庭住址在后宰门一带的老住户。“这些房屋多数是70年代建的,此后不断搭建、翻建和加固,形成现在这样的住宅群。” 71岁的阎烽回忆到,她家应该是原来的居民,因为她从记事起,就记得一直住在这里。“我的爷爷,父亲就住在这里。我现在都有孙辈了,我们家五代都在这里生活过。” 年轻人都搬走了,只留下老辈居住 前半山园4-4号居民张德和、刘桂芳是老夫妇俩。80岁的张德和、77岁的刘桂芳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落户到这里,如今子女均已成家搬走。老两口说,“房子虽然老旧,但住得习惯。”据了解,张德和夫妇刚搬到这里时,原来的房子很破旧,全是土坯墙。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他们不断修缮翻新。这种情况,在前半山园此处住宅群,并不少见。所以,现在这里房屋周围都有不少搭建,整体外观杂乱无章。 街道对此处水电防汛做了大量工作 扬子晚报在2012年4月6日曾报道了《中山门城墙脚下还有一片破民房》。文章见报后,就有市容、拆迁等部门的同志来此勘察调研过。加上当时南京适逢2013年亚青会、2014年青奥会前夕,南京加大城市环境和明城墙周边环境的整治。有5户居民在2014年青奥会前夕,完成了拆迁。随后,此处的环境整治和拆迁过程就陷入停顿。 负责此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北安门社区的社工介绍,对于此处老旧房屋,街道和社区一直予以高度关注。该社工介绍,此处的自来水保障、公厕改建、汛期防汛等工程均已完善。记者注意到,此处的确是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附近有公厕,山坡护坡是水泥质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年比较老旧的中山门目前已被整修得焕然一新,但前半山园这一带的房子却一直没有拆迁或改建的动静。当记者询问此处何时能从根本上进行整治,当地居民和社工均表示“不大晓得。” 新闻背景 南京明城墙,从公元1366年初建,巍然屹立600多年。其四重城垣结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在世上独一无二,而最壮观的当属有13座城门的京城城墙,长度为35.267公里,其长度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2004年起,南京市政府花巨资开始了明城墙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根据1997年编制完成的《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规定:“城墙安全保护——按照城墙高度的1.5倍并不少于15米的原则划出,该范围为禁止建设区。”根据该《规划》,随着明城墙整治的展开,周边30米范围内、“紧挨”着的建筑,理应随着环境整治的开展逐渐拆除。据2012年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南京现有明城墙两侧15米范围内共有3千多户居民和工企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在具备整治施工条件的地方将同步开展拆迁;对于不具备条件施工的地方,许多拆迁计划只能被迫暂时“搁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