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王征桦 写作的充实与愉悦扶持着我,以至于我常把手敲键盘写作的声音当成策杖而行的“嘚嘚”杖音。 前些年去黄山旅游,半道上被一个小贩截住。他的双手抱着一大堆手杖,问我要不要买一根。见我迟疑不决,他笑了笑,说,山高路险,策杖而行要轻松得多。 我有点诧异,卖手杖的小贩说出这等文诌诌的话来,真令人刮目相看。冲着他说的这句话,我从他那里买了根样式好一点的,粗藤条加工打磨而成的手杖。这手杖光滑轻便又耐看。一试,上山下山,策杖而行,果然节省了好多体力。 制作手杖的材料,以藤条为多。制作藤条手杖,极其方便。取其弯曲部分,两头一斫,剥下藤皮来,用刀刮一刮,一根手杖就成功了。竹杖是最普通的了,轻巧,大气。但也会因材质分出三五六等。得一根“色点湘妃红泪,骨凝王屋紫霜”的湘妃竹来作手杖,主人定会爱不释手。四川涪陵有一种木,叫灵寿木。《汉书》中说这种木似竹,它自然生成拐杖的形状,取之即用,无需再加工。据称这灵寿木手杖是世上最名贵的手杖了。 在古代,杖的概念和今天大不相同。那时的杖,不像现在所说的手杖,现在的杖高不过人的脐眼,拄在腰间。古时的杖一般很长,高于人的头部,与其说“拄”,不如说“策”更形象。杖为马,策杖如同策马。策杖之人也有讲究。五十以上岁数的人,才能策杖而行。没有到五十岁,手里拿根杖,就显得轻浮不合礼仪。汉代提倡尊老,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皇帝赐手杖。章和元年,汉章帝曾下诏赐天下老人手杖和糜粥,以示对老人的关怀和尊敬。当然到了后来,这个规矩也就慢慢地破了,之后策杖而行于山林庙堂之间的,不是高士就是隐者。手杖成为了高士和隐者的代词。 《礼记》中载有“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每每读到此处,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个长者,一大清早起来,背着手拖着杖,闲适地在门外散步的情形。孔子一生劳苦,周游列国。他一生不停地为他的理想奋斗,执著、不屈不挠,然而现实又总是将他的理想打碎。相失于郑,受困绝粮于陈蔡,不被人理解,甚至不被自己的弟子理解。有一天,他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去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当红的大美女南子。子路得知后,以为他口心不一,是个好色之徒,害得他只有对天发誓:“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我想这时,他的心一定是异乎寻常的疲惫和苍凉,迫切地需要安慰和支撑。所以一夜无眠后,他一早就曳杖出门了。片刻的逍遥,成为放松心灵的手杖,但最终支撑他走下去的还是他的理想。 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过两年。经历太多的宦海浮沉,生活的不幸,忧患的磨难,但苏轼依旧非常乐观坚定。一日出行,他在野外突遇暴雨,无处躲避。在记述这次出行的小序中他写道,“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反而竹杖芒鞋,吟啸自若,欣欣然在雨中从容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首《定风波》表达了诗人旷达超逸的胸襟,清旷豪放之气。词的结尾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寥寥数笔,写出了苏轼烛照人生的睿智。 手杖以扶衰助步为功用,但我总觉得,它还有另外的一层寓意,那就是在精神方面。就像我如今坚持写作,那逶迤前行的文字,也像我策杖而行时,用杖头在泥中拄出的印迹。失意和徘徊时,我愿意写作;孤独和忧愁时,我还是愿意写作。我逐渐把孤独的思考和美妙的幻想写进了我的作品,而这些东西正好消解了我现实中的无奈。写作的充实与愉悦扶持着我,以至于我常把手敲键盘写作的声音当成策杖而行的“嘚嘚”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