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刘步健 每次路过总渠,我都会想起由百万民工挑出来的这条168公里长的人工河,当时红旗招展、战天斗地的壮观场景。 曾约定带他参加革命,不曾想阴差阳错,与革命失之交臂。他投亲靠友,辗转镇江、南京等地谋生。下关的小火车、老门东的剪子巷、水西门和挹江门等老城门,都是他晚年常说的话题。因曾祖父母需要照顾,他听从三兄之命,回乡伺奉老人直至送终。解放后,因为有点文化,他也曾有不少机会出来公干,均因时运不济未能如愿。自己靠一门杀猪手艺,间或帮助收购禽蛋,养家糊口。 他的杀猪手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不分昼夜,不顾雨雪冰冻,有请必到。卖肉时站在案子后边的他,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如庖丁解牛,上秤一称,正好是所要的斤两。小时候我常见此情景,心中很是佩服。 爷爷吃饭特别快,劝他慢慢吃,没什么效果。问及原因,才知是从挑大河工时形成的。一次我陪他吃饭,就亲眼看到他因胃部不适,吐出来的毛豆竟都是完整的。故乡过去水患频繁。从1949年底起的几十年间,导沂工程、淮河入江水道、三河闸等周边重大水利工程,几乎都留有他们那一代人付出的汗水和辛劳。苏北灌溉总渠工程,1951年冬开挖,除去春节和雨雪等天气,80多天才完工。爷爷那时年轻,干活不惜力,一百多斤的担子,日均一百多担,而多挑的奖励就是能再吃上一块玉米饼。每次路过总渠,我都会想起由百万民工挑出来的这条168公里长的人工河,当时红旗招展、战天斗地的壮观场景。 爷爷兴建老家最早的四间砖墙房子时,铺顶的屋草不够,乡里的一个好心人帮了他,说以后有了再还,没有就当支持他一回。爷爷知恩图报,一旦经济允许,即登门拜谢,并挑去半片猪肉和猪油等,以物还情,留下一段佳话。 这几年爷爷腿脚不便,有时走道也很困难。风烛残年,他更想子孙绕膝,也能多享旧时四世同堂之乐。然而现实很无奈。看着他一天天老去,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多带孩子去看看他,给他一丝温情与安慰。 谁知此文尚未写完,爷爷突然离世。回顾他的平凡一生,我含泪写下一副挽联:“忠厚为人,气节如虹,跑南闯北,不辞辛苦劳碌九十余载,世事尤见冷暖;勤俭持家,秉性似竹,走村串户,只靠手艺济农半百春秋,美德留与子孙”,祭奠在他的灵前。 “天地平如水,龙门日日开。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是耄耋之年的爷爷说给我儿子的几句诗。此诗是淮剧《蔡金莲告状》中的唱词, 也是盛明杂剧中的台词。或许是久违的天伦之乐,激起了爷爷心中的诗情。 爷爷有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兵荒马乱年代,家里一位胡姓共产党员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