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江苏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奇峰迭起,举足轻重。后来的新金陵画派,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水画傲立于画坛。时至今日,江苏的山水画坛也是人才辈出。我们从这灿烂的星河中选择了徐建明、杨耀宁、毕宝祥三位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一起组成山水画“锵锵三人行”,谈他们眼中的山水画,谈他们对艺术的缤纷感悟对人生的达观思考………相信这三位真诚的艺术家吐露心声和展示画作,必将对当今的艺坛和收藏界有所启迪 徐建明 山水画自六朝时期从人物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注入人文精神,在天人合一的理念基础上结合儒道释各家思想,溶入到表现技法中,使之不同于一般的风景画,是以自然为对象,经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客观相结合,摆脱主观臆造的随意性和客观描划的局限性,全方位观照自然,从中获得表现因子,将物象、人文、性情等要素调动起来,使山水画的意境、章法、笔墨等表现手法打造成熟,产生由隋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的宏大艺术学科,历代山水画的艺术高度和深度将这一画种意义定格为一个不可取代的历史定位。确立了其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特的文化范畴。不研究山水画从哪来,到哪去,无疑是一种学术无知和不作为。 山水画的意义的存在,不可能用某种“自定义”来取代,也不是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其他画法的勾兑,就可冠以“创新”之名,山水画领域不是无知妄为者的狂欢之地。 山水画真正的意义在于:承载中华文化精神,吸纳世界其他文化的可融合之美,组成山水画的艺术基因,使之强化而不僵,这个意义的确立,将是山水画向前发展的必要基础。 杨耀宁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在钢筋水泥的林里生活的都市人,其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精神上的相对贫乏人们变得焦躁、不安而易于激动。人们企盼用文化来消弥心底的忧;呼唤着在艺术“世外桃园”里平复困扰。在狭窄的时空里心驰神往,在遐想中与艺术会意神通。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最高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正因为此,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必然就成为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最能满足我们民族逸情闲适的农耕生态而发展千万,历久不衰。 山水画不仅涵括着人们心意向往的自然元素,“山深云瀑飞,群峰天地外”。更多的是画家通过眼而至心至神的精神写就,“满眼缤纷七彩山,欲把秋山作春色。山水画家用创造性的挥写,将热情和想象注入其中,将激情,诗意和视觉美感和谐统一。让自然形象在作品里变得扑塑迷离,亦真亦幻。不仅通过再现审美客体的表达对美的真实感受,更注重通过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展现想象与创造。 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就是给人一个创造的天地,提供一个心的家园,一种个性的抚慰和精神的升华。去感受生命的内在潜力,从宏观的角度到微观的细节,完成一次次与自然与心灵的对话过程。 毕宝祥 山水画在精神指向、审美意趣、哲学观念和自然意识等方面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息息相通;在艺术样式和绘画语言方面独具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世界艺术中也独树一帜。 山水画不受时空的约束,也无自然形态和政治伦理的羁绊。可图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宏大场面;可绘小桥流水、只树片石的眼前小景。山水画易于笔情墨趣的发挥,易于气氛和气势的营造。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技法丰富、可塑性强。从艺术本体而言,山水画更自由,更纯粹,更具表现力。 山水画可以使人亲和自然、开阔胸襟、抒发情怀和塑造品格。绘者可从创作中触发对自然与艺术的双重感悟,观者可从欣赏中获得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双重享受。山水画和一般风景画不同,是人格化特征很强的艺术。它不是简单地模山范水,而是借景来抒情写意和体现人格。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 山水画义理深远,意趣无穷。古往今来,倍受青睐。传统山水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根深蒂固。现代山水画是这棵大树上的新枝嫩叶,既吮吸着母体的营养,又接受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