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登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审、研究员)
中国画在骨子里属于一种老人艺术。这并非指天文年轮,而是指寓诸笔端的沧桑感。中国画对意境的苛求,注定了从艺者只有在漫长的岁月历练后才有挥洒自如的底蕴。天才可以用早熟的代价捷足先登,庸才可以用先声夺人的奇怪哗众取宠,而人才只有在荜路蓝缕的艺海跋涉中泊近那种沉郁而空灵的境界。
卢高健先生经年的艺术探索表明,在告别剑拔弩张的激情之后,他的作品已洗尽铅华,始而在温润的笔黑中倾注于人性的体验。儿时燕子矶头临风长啸,钟山南麓踏月寻桂的林泉之趣,渐已归诸淡泊天然的笔墨,铸成对作品背后人文底蕴的执著和关怀。这是一种难以名状却氤氲其间的气质,往往也流露于其作品在布局和色调上的倾向:《松石寒雀》以繁密的枝柯呵护着一片温暖空明的气氛,让人从林间隐约的枝梢读出灵禽安然动人的低吟;《菏池暗香》图则以传统的视角去俯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丛,即使不缀莲花也能让人从浓淡干湿的变化中触摸到一份寓浩然之气于清荫的意味。“翠竹黄花,莫非菩提”是高健所追求的审美眼光,那是一种无法造作也按捺不住的心态,一种扫却狭隘功利的尘埃剥落出万物之中灵明之珠的功力。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势利法则面前,有些画家往往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素养,转而热衷于奔走豪门之下,游戏于灯红酒绿之间,色浮墨燥,渐成风气。伪古典精神矫揉造作的贵族市场的代价。在这种环境中,恪守以文载道、画以抒情的人文传统,无异于宣称自己是一个保守主义者。追求艺术语言创新的卢高健先生认定真正的个性只能生长于人文精神的共性土壤中,先贤积淀的人文情怀最终比任何炒作都有着持久的感召力。
尚在艺术之途中的卢高健先生能否艺海拾珠不仅仅取决于“天道酬勤”的道理;对一个出生平民且拙于酬酢的画家而言,他的事业需要机遇的鼓励,他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无需回应的冬烘野老的有闲私语。即使在技术性的表达上,也需要不断吸收先贤大师的养份,从中提炼概括出自家的个性化语言。
卢高健先生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达人文之脉的心灵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