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中,在“芦沟晓月”旁,那血染的纪念碑不正是千千万万先烈所向往的民族复兴的纪念碑吗? [南京]刘步健 此纪念卢沟桥事变中壮烈殉国的29军将士。民心可鉴。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血总是热的。残阳如血。此时的卢沟桥,看上去更有一种凄凉之美。501只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石狮子,更显得可亲、友善和文明,它们在枪炮声中祈盼胜利和和平,太久太久。14年间,一寸山河一寸血。3500万人的伤亡。生死存亡中,中国人民用巨大民族牺牲笑到了最后。而这笑,是带着万般的哭和万般苦痛的笑。血泪凝成的历史刻骨铭心,如同卢沟桥至今残留的弹痕和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最能为一个民族从她的过去走向她的未来时,提供独有的血色财富。卢沟桥,早就化为一种民族精神和力量,成为民族觉醒的符号和象征。 漫漫长河中,中国这只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的狮子,已经从沉睡中醒来了。如今,“卢沟醒狮”的雕塑,就矗立在抗战纪念馆正前方的抗战广场中央。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本身就是一座血染的纪念碑。历史的天空中,在“芦沟晓月”旁,那血染的纪念碑不正是千千万万先烈所向往的民族复兴的纪念碑吗? 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沿着宛平城城内街的石板路向西,走不多远就是宛平城的西城门。出此门,穿过一条马路,便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 金秋十月的一天下午,沐着夕阳的余晖,带着夙愿、崇敬和肃穆,我第一次来到卢沟桥,来到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地方。身在其中,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撞击着我的心。即使在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这样的名胜古迹旁,也丝毫感受不到轻松喜悦之情,更不用说领略它的诗情画意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脚下的这座桥,这座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色记忆和血性抗争之中的古老石拱桥。 “七月七日的深夜,天空是那样黯淡: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就在卢沟桥那个地方,日兵向我们廿九军开枪挑衅。” 70多年前,江上青的热血诗篇《卢沟晓月》,不觉浮现在眼前。回击挑衅的是守土将士倔强的姿态,他们坚决“予打击者以打击”。“鲜红的血已经把黑色的大地染红了”。 向北望去,永定河上的平汉线铁路桥仍在。那里是当时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原29军219团3营营长金振中,抱着“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信念,率部誓与城桥共存亡,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拼杀。从7月7日到7月28日,他们在敌人面前“气象猛鸷,独冠三军”,许多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浩渺的天空中,仿佛还留存着一名19岁的突击队员用大刀接连砍了13个日兵,最后壮烈牺牲的一幕。还有那四处可见举着大刀的血人追赶拼命奔逃的日兵的英勇场景。广袤的苍穹中,同样回荡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道事变第二天即由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强力电波。 抗日英雄金振中的骨灰,后来就安葬在卢沟桥第六桥洞下。再后来,人们还自发捐款在河床上为他立了一块墓碑,并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