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 彧 张艾嘉的电影《念念》,和王小帅的《闯入者》一样,在五一档成疯的青春爱情IP电影中,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也都同样票房惨淡。不过,相比王小帅的“激愤”,张艾嘉的淡然更让人欣赏:“我接受票房的事实,但我不认为这是失败。” 《念念》正式上映前,好友有机会提前观影,她评价:“张艾嘉格局好大!”“格局大?”印象中,《少女小渔》、《心动》、《20,30,40》中的张艾嘉一直执着女性成长和女性表达。《念念》从题材上看也如是,而女性主义怎么能够做到“格局大”? 看完《念念》才知好友所指为何意,《念念》的确是张艾嘉暗藏野心的作品。电影中,母亲(李心洁饰)为了圆一个美人鱼的自由梦,带着女儿育美(留下儿子育男)从绿岛、从凶暴而卑微的丈夫身边逃离,来到台北。绿岛,曾是台湾威权政治的象征,并非邓丽君“靡靡之音”中的温柔乡。影片中有一个被押解的犯人和游客交错上下船的场景,暗示这段历史浮沉;还有一位作家沈重(也是母亲的情人),曾被关在绿岛18年,他在书店讲述这段经历,试图阐释绿岛和台湾的奇特关系——相关又好像不相关,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母亲几年后难产而亡,父亲不愿再接纳阿美回绿岛,育美被亲戚带往“小琉球”(同样也是海洋中的孤岛)长大,成年后的育美回到台北,无根的她并不快乐,她怀孕了,但不确定她的男友(失败拳击手张孝全)想要这个孩子。坐捷运时,母亲的身影会从铁轨深处涌上来……显然,这是一个关于一代台湾年轻人(也是新台湾)自我寻找、救赎和疗伤的故事。 《念念》给我的意外在于,张艾嘉不再执着(局限)于少女成长、自我觉醒,或是都市女子的独立性、女性间隐秘的谅解与懂得。这一次,她用最擅长的女性成长叙事,悄悄进行了更大的议题。尽管未能完整达成,但如果你只看到爱情亲情小清新小确幸,那真是低估了张艾嘉。 政治、女性、身份认同本就是相关 相生的谱系,在文学、电影中常常结伴。不过,如今毕竟已不是《悲情城市》的年代,张艾嘉也并非侯孝贤那种“压抑”的知识分子,那些关于历史的曲笔,都是为女性寻找和救赎服务的。也幸亏如此,才让《念念》没有掉入“女性命运=政治象征”的窠臼,女性电影本来不该负累那么多的。 张艾嘉毫不掩饰地“偏袒”女性,尽管《念念》里出现了两男一女三个迷茫的年轻人。但张艾嘉的重心全在育美身上。在救赎之路上,女性比男性天生地更具灵性和悟性。育美坐的公车出了车祸,邻座的孕妇紧急生产,看着孩子一点点地露出头、手、脚,育美的眼泪渐渐溢出来——这时候,她已经决定跟一切和解。可是,育美的哥哥育男始终孤独地困在原地,走不出被抛弃的痛苦和自卑。台风夜的醉酒后,阿男执着地、几乎是哭着问幻境中的母亲:“你是不是比较偏心妹妹?” 偏心妹妹?!电影里,母亲想了一会才回答:“不是啦,怎么会?”电影外,我仿佛听到导演张艾嘉在冷笑:这还用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