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时评 > 扬子时评 > 薛龙春书法评析
在线登报
薛龙春书法评析
  • 作者:佚名 2015/3/20 6:22:46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陆游诗集联

  韩愈文跋

  杜甫《丽人行》

  和薛龙春初次见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但比较多的交往则在2002年之后。未深交前,只知道他文章写得好。当年他发表在《书法》杂志上评第八届中青年展的文章,对多位评委和获奖者的作品发表了直率而又不同凡响的评论,文章流畅犀利,痛快处令人击节称快。虽然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悦,但最终还是引得一片赞扬声。在直言批评极为难得的书法界,这种批评是难能可贵的。我对他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通过他的文章、特别是这篇文章得到的。

  开始对他的书法有了直接的观感,是在2002年。那一年我到南京艺术学院讲学,薛龙春正从黄惇教授读书法史博士。他有时到我下榻的旅馆来聊天。一天他送了我一本很薄、装帧也很简单的小册子,是他的书法集。打开册子,眼前为之一亮。他在书法方面的功力和成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小册子里篆隶真草都有,都不俗,因此都有可观之处。为数不多的篆书,不是他的专攻,应属偶尔一试的墨戏,记得他写的是汉金文而非小篆,汉金文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技法虽然并不复杂,但需要文人的意趣来支撑笔墨,否则便显得朴略无文。楷书则走魏碑一路,追求的是厚重,偶尔会有虚灵活脱之笔,来调节篇章的节奏。但他似乎从不刻意效仿那刀刻的痕迹。也就是说,薛龙春对魏碑的理解并不是雄奇角出的气势或是斑驳的金石味,而是稚拙中的生动,醇厚中的优雅。

  隶书和行草书是薛龙春的强项。薛龙春在苏州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参加学校书法社并担任社长,得入我的老同学华人德先生的门墙。华人德兄为当代隶书大家,对隶书趣味的把握甚至超越了有清一代的名家。薛龙春的隶书受到了他的老师的影响,结字得之于著名的汉碑,尤以《礼器》《张迁》与《乙瑛》为多,而运笔则稍见汉简风调。薛龙春自从苏大毕业后一直在研究帖学,因此他的隶书也力求在淳厚中获得流动之趣,更多青春气息。而“生动”也渐渐成为薛龙春理解与追摹古代经典的基点。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行草。小册子中有件临怀素《自叙帖》的长卷,虽然谈不上笔笔绝肖,但是书写速度很快,流畅中还能做到笔笔准确到位。若干年后,薛龙春到波士顿大学访学,聊起那件临作,他告诉我,那是他第一次临写怀素,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薛龙春认为,学习行草书的关键,是要弄清点画以及点画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必须思考通过怎样的技法能使得点画成形、成组,并进而形成有韵律的篇章。2008年-2009年,2013年-2014年,薛龙春曾两次到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做访问学者。海外的书学研究者可是说是寥若晨星,薛龙春到了波士顿后,平时除了学术上的交流外,我和他谈的最多的就是写字,涉及的问题更多的是材料和技法上的,如毛笔的性能、纸张的质地、制作工艺对书写的限制和影响,笔法的流变及其核心要素,等等。在薛龙春的住处,除了他儿子的玩具外,铺得满地的便是他临帖的纸张。写小行草,他喜欢用一卷卷的打印纸,这种纸张虽然吸水,但表面光洁,利于用笔的滑翔。他临的比较多的是《淳化阁帖》《大观帖》《书谱》和米芾的书札。他临帖临得很熟,正因为熟,下笔便有自信,有自信便能准确肯定。薛龙春非常讲究用笔的发力,而很少谈提按,他认为粗细的变化完全是速度变化的结果,至于结字,他认为与取势关系最大,颜真卿与褚遂良的楷书,下笔取势是完全不同的。而点画之间的自然衔接,也得益于势的自然延伸与转换。他曾这样形容:过去工匠做家具,都用榫接的方法,而今天的家具大多依靠钉子、胶水强行固定,这中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牢固与否,也在于灵活与否。薛龙春将“生动”视为书法的生命,他强调写字一定要有速度感,惟有速度,才能造就篇章的波澜与韵律。书法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匆匆不暇”,正是当时人对张芝草书的直观印象。但现在有些学书者将写字当作设计,过分讲求形似,以描头画尾为得趣,失去自然的书写节奏。

  由于和薛龙春交流比较多,我们有些看法也相当一致。比如,我们主张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的结合,而不是像有些人标榜的那样:学者和书法家最好分离。虽然写字和做学问有各自的功夫,不能互相替代,但绝对相得益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涌现出的书法史研究群体中,除了少数本身就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外,如朱关田和黄惇,多数来自其他学科,如曹宝麟、华人德、丛文俊、刘涛、刘恒,都是从著名高校的其他专业转入书法史的研究。促使他们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对书法艺术的爱好。他们都是先从临池入手,逐步对书法的历史有了兴趣。薛龙春目前在南京艺术学院也从事书法史的研究,和上述几位资深的书法史研究者相比,70后的薛龙春虽然在年龄上小了很多,但是,他走的却同样是先艺术、后学术的路子。在我和薛龙春这十多年的接触中,他是当代年轻一辈的研究者中最重视技法的。这一实践背景,使得他的书学研究在注重时代大的文化背景、书法家的人生经历的同时,对技法史、形式史的问题予以最大的关怀。可以说,在他那里,书法的实践和书法的研究,绝对是互补而非互相排斥的。

  2014年的春天,完成了一年访学的薛龙春带着他那位还在读小学、却对波士顿公共交通系统大有研究的儿子回国了。我的书法日课又恢复了闭门造车的原状。回想这些年来和他谈书论艺的时光,真的感到日子过得充实愉快又很有收获。我写下自己所知的他的书学理念和实践特点,希望能对读者们了解他的书法有所裨益。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薛龙春简历

  薛龙春,1971年10月生于江苏高邮。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员,沧浪书社社员,江苏省书协理事,南京市书协副主席。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2010年为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2008-2009学年及2013年两次任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在《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新竹)清华学报》《文献》《故宫文物月刊》《故宫博物院院刊》《艺术史研究》《文艺研究》《读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郑簠研究》《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王宠年谱》《中国书法全集-陈淳王宠卷》(与他人合作)等。曾两次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书法创作曾为《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书法报》等报刊专题介绍。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