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时,重提2009年提出的“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这既是对昆山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对昆山寄予了新的更高期许,更为昆山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指出,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打造发展升级版,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站在新起点上,昆山正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发展定位,描绘“从头越”的新蓝图。 国家战略下的新行动 华恒焊接是昆山较早介入工业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成功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全自动工业焊接机器人“昆山一号”。目前,该公司投入数亿元构建了国家级机器人研究中心,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新音符”有节奏地跳动,昆山俨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 来到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究竟靠什么撬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答案”就隐藏在一片直径不过5厘米的白色半透明、塑料质感的小圆片里。当然,这不是普通的塑料片,而是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未来核心半导体的氮化镓器件,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可达到5000至7000美元,不但供不应求,而且冲破国际技术壁垒。 其实,昆山早就开启全球引智的大门,像张乃千这样的“千人计划”人才每年都在增加,仅去年就新增“千人计划”人才10人,累计已有89名“千人计划”人才扎根创新创业。 昆山源源不断从创新中汲取活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积极抢抓上海自贸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机遇,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 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新步伐 在好孩子集团,一款毛重仅为4.6公斤的“口袋车”引人注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授予“折叠后最小婴儿车”。去年“双11”前夕,仅一周便已经有近2000台的预订量,微博关注量更是高达76.6万。在昆山,像好孩子一样的老企业、大企业在做精品牌、做优质量后赢得市场,让奋战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传统产业企业深受鼓舞。 “不转,就没有出路;慢转,就会落后”。在全球经济依旧不明朗的形势下,昆山加快高端人才、高科技企业引进,以达到“插柳成荫”的效果;鼓励现有企业包括台资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以收到“老树开花”的成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达标企业,以实现“腾笼换鸟”的目的…… 1月6日,江苏国网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昆山2015年第一家上市挂牌企业。征战市场,企业竞争力从何而来,昆山23家上市企业探路。昆山市积极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第二次部省际联席会议新确定了25条改革措施。同时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240家台资企业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达113亿元。 昆山,换个姿势继续领跑。转型路上,昆山还将坚持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先导向,制定实施“转型升级六年行动计划”,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和改革驱动转变。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算好“土地账”,努力破解发展空间难以为继的瓶颈;算好“生态账”,着力解决环境容量接近极限的问题;算好“资源账”,切实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水平;算好“人口账”,清醒看到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带来的高额社会管理服务成本;算好“能耗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算好“差距账”,正视与苏州工业园区等先进地区相比在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全面小康上的新探路 1月10日晚,昆山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运营两周年的盛大演出——斯卡拉剧院带来的《时光倒流——经典电影音乐巡礼》,吸引了700余位观众前来观看。 民生连着内需、发展、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养老、就业、医疗、教育也一个不能少。去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超过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500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680元,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700元……老百姓体会幸福生活既有“硬指标”,更有“真感觉”。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最大的转方式、调结构,是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昆山深知,现有的自然村落、基本农田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已经成为传统历史文化的“最后遗存”、江南水乡风貌的“最后记忆”、人居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必须珍惜好、保护好。在城乡一体化中,做好农村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镇村,用活态的江南水乡风貌,让城乡居民“记得住乡愁”,也留下了群众的“笑颜”。 富民为先,精准发力。“去年中秋节,我们村里每个人都拿到了200元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分红,春节前又领到1000元,真开心!”金华村村民赵云康笑着说,村里的分红对他来说就像节日红包一样,不仅增加收入,更是一种祝福。 昆山,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地方补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矛盾最多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昆山将在夯实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