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鸿增 曹钧艺术简历 曹钧,南京书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南京市政协委员。1987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意境悠远、格调高雅。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提名展及各类学术活动并获奖。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均对曹钧艺术成就进行专题介绍。《长城万里图》陈列于纽约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大厅。出版个人画集多部。 曹钧,出生于山东,成长于金陵。多年来,师传统则取法乎上,师造化则吞吐洪荒,得心源则澄怀悟道。先天的秉性加上后天的修养,曹钧山水画创作已然进入品格高雅之境,成为当代“新古典主义”山水画阵营中的一员骁将。 曹钧山水画特色之一,是将北派的雄浑气势与南派的灵秀意韵相融合,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理想化的审美境界。 对古典精品和古典精论的悉心揣摩和参悟,使曹钧大彻大悟。他在大自然中感受造化之奇伟瑰丽,得山川之蒙养陶冶,悟自我而心灵升华,触发了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宏观思考。他认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静穆、悠远、淡泊,是超脱于一切尘嚣之上的清幽高古。 曹钧山水画特色之二,是拓展出一种以严谨写意为灵魂,以灰调变化为基干,以泼勾皴迭为血肉的艺术语式。 严谨的写意,是曹钧山水画的灵魂。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完全能够获得这种整体上的审美感受。其实这很有难度,难在严谨而有“大气”,严谨而能“写意”。能达到这种程度,得力于他的传统功力和通灵悟性。没有平静的心态,没有胸中的逸气,是不可能做到的。 曹钧的画若隐若现,轻柔淡雅,惟恍惟惚,笼罩上一种历史感和岁月沧桑感。在淡墨为主的丰富变化中,画出了大自然的辽阔旷远,烟云的空间变幻,林木的扶疏风流。他尤其长于淡墨积墨之法,层层积迭,既厚重又空灵,在表现山势浑穆雄强的同时,也表现出层次递进的空间关系,于变化中求得和谐,使画面凸显出深邃宁静之气,荡漾着一种音乐节奏美,似乎可以从中听到天籁之音。另一个要素是浑、清有致。曹钧正是深悟此理,在画面中巧妙地处理山势之“浑”与林木之“清”种种关系,在含蓄沉稳的整体灰调中展现出清浑有致的格局。 笔墨技法是构成作品血肉的实际因子。曹钧在消化了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自己的表现方式,其特色在于内敛而不僵硬、宁静而有张力。虚幻迷离的淡山远云,苍茫错列的山岭树丛,勾皴点染,见笔见墨,尤以多样的皴法表现山石的质感和肌理,同时结合运用泼墨积墨,使画面灵动颖脱,秀润清幽,既为山写“骨”,又为山传“神”。这种“有控制的张力”,或称之“有张力的内敛”,不是简单的以外在形式的新颖予人视觉冲击,而是力求通过精微的笔墨形象,来昭示中国山水画博大深邃的内涵。 (文章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