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前台湾被美国称为‘抄袭之岛’,现在却变成‘设计之岛’,设计力和原创力世界排名第三,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台北市原副市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络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昨天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EMBA发展论坛”暨2014级开学典礼的演讲《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发展战略》中抛出了一个悬念。“因为2003年台湾修订了《智慧财产权保护法》,设立了快速处理知识产权侵权的法院,侵权厂家必须马上赔付,也就很快会倒闭。”恰逢南京首届“文交会”落幕,她畅谈两岸文创产业差异,热心为大陆文创企业支招。 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尖端艺术与商业活力“混搭” 近年来,大陆喜欢打造主题一条街,如“画廊一条街”、“商场一条街”,理由是有集聚效应。但是,台湾文创经验是“混搭”风格。 李永萍说,在台湾,成功的园区或特色历史街区模式可以用复合、跨界、混搭和体验式来提炼,“有展览有演出,有互动体验,市民来了还有东西吃。”有人要问,怎么调和比例呢?她认为:“做吃的最挣钱,但是我们的经验是一定要压在30%以下,因为比重过高会冲淡文创精神,影响活力。” 她还建议企业家去台湾旅游“西门红楼”一定要去。邀请年轻小文创人员来摆摊,通过市场优胜劣汰,请进来开小卖店,对他们辅导,同时引入街头艺人、乐团增加人气。五六年间,这里培养出了数百个成功的文创企业。 不少文创企业家存在一个迷惑,市民对尖端艺术会曲高和寡。台湾文创产业经验却证明,恰恰相反,能做到“尖端艺术与商业活力和谐共处”、“原创精神与大众消费无缝对接”。 传统企业借助文创成功逆袭 传统产业如何借助文创概念转型升级?李永萍为在座的南京企业家支招道,文创产业概念是“生活美学”,而传统技艺因不符合当代城市生活理念势必会被消费者抛弃,“通过原创和体验两种方式,把每个东西都做成生活中会用到的,这样企业转型就成功了。” “吃一个饼,看到特色台湾。”台湾一家濒临倒闭的老字号糕饼店,被文创概念拯救了。原来,台湾设计界教父级人物林磐耸从台湾岛屿图形似番薯得到灵感,创作了一系列“看见台湾”的视觉图像,并授权给糕饼店做饼模,包装盒外观则是高雅的线装书,成为台湾第一名伴手礼。 “在台湾,文创概念进入了每个行业。”李永萍举例说,2001年两个女孩在台中新社山区包下一大片地转种薰衣草,兴建咖啡店和名宿,接着又注册“薰衣草森林”品牌,与三个县的农民谈品牌代理,精油、香皂、茶叶等全部冠名上品牌,仅三年就名声大噪,在世界各地设销售点。 两岸企业家联手对抗“韩流” 李永萍跟埃及、非洲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把“中药”称为“韩药”,因为热播的韩剧里讲到了韩国的医道、茶道。 “‘韩流’风靡世界的背后是经济利益。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但是有影响力的品牌、发明都还没有,中国崛起势必会伴随着中华文化崛起,韩国想趁机抢夺东方文化主导权。”李永萍说。 如何对抗“韩流”?李永萍认为现在是两岸企业家联手最好的机会。“台湾文创内需市场只有韩国的一半,而大陆的优势正好是市场广大,台湾与大陆可以产业链互补。”她说,台湾企业继续发挥创意优势,大陆企业选择较为成熟的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