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辽宁]贾雄伟 “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多么豪迈的气势!这是《松花江上》的一句歌词,描述的是上世纪日据前夕,东北地区大豆流香、高粱燎原的火爆场面。莫言笔下的《红高粱》再次展现了高粱的火红面孔与热烈气息,滋润了一段奇风异俗与抗日救国交相辉映的年代传奇。 高粱是北方一种最常见的粮食作物,很挺拔,扎枪一般粗细,刀剑一般的碧绿叶子,在秋风里傲然摇摆,永不倒伏。小时候,高粱地就是农家夏日的森林。我们去茂密的高粱地里歇凉,捉迷藏,抓欢跳的小青蛙,小蚂蚱,不怕高粱叶在皮肤上划出鲜红的印痕。高粱地里的土黑黑的,湿湿的,松松的;高粱地里空气新鲜、凉爽,是孩子们天然的氧吧和游乐场。 夏天,高粱开始抽穗,绿绿的,轻轻的,嫩嫩的。秋天,沉甸甸的高粱穗变成酡红、烫金一般的颜色。一粒一粒的高粱越发饱满而结实,如同红通通、金灿灿灿的宝石簇拥在一起,结成漂亮的纺锤形高粱穗,在秋阳里跃影摇光。我们随爹娘去山上割高粱,镰刀从脚底斜向上方割起,挺秀的高粱秸像俊美的青年一样飘然倒下,茎部溢出酸甜的浆汁,像血脉里渗出的精华,灌溉着饥渴的大地,润滑着农人的脚背。 秋天的高粱叶子已经变黄,却不是干瘪枯萎的那种焦黄,而是一种很峻厉、坚韧的金黄。 高粱秆是俊的,高粱穗是美的,高粱地更被智慧的诗人热情地歌颂为壮美的“青纱帐”。其实,高粱的果实——高粱米也很好吃。高粱米可以煮熟熬成粥或蒸成干饭。豇豆高粱米粥,粘糊糊,热乎乎,高粱像泡在粥里的红宝石,呼之欲出,晶莹剔透,秀色可餐,大挑人们的食欲。高粱米干饭就是红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里的“红米饭”。高粱米粒可以粉碎加工成高粱米面。高粱米面比小麦面、小米面都要粗糙一些,红棕色,可以做成大饼子、碗砣、戈豆子。高粱米面发好了以后贴出的大饼子细嫩、甜润、筋道,一顿吃下三四个,保准半天不喊饿…… 现在的老家,已经没有大片高粱迎风起舞了。耕地占用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农民们喜好种植产量更高、销路更广的玉米了。高粱是粗粮,小孩儿吃着胃疼,不益于国民健康,杂粮里渐渐缺少了高粱的一席之地,市场上连北京产的高粱饴软糖都难买到了。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消解高粱的时代,一个厌恶粗糙、片面追求口感精致细腻的时代,这也会让我们的骨骼变疏松,纵然人人唇红齿白、净洁如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