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北门户——燕子矶因康乾二帝的涉足赫赫有名,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然而就在不远的30多年前,南京人眼中,燕子矶几乎是“重工业”的代名词:66家化工企业聚集在此,为经济带来增量的同时,环境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2010年后,启动化工企业整治搬迁并全面停产,一座囊括保障房、商业综合体、文化公园等项目的近18平方公里“滨江宜居新城”拔地而起。烟囱林立的画面已永远埋藏在燕子矶居民的记忆中,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正滋养着美好生活的“新乡愁”。 通讯员 陈宁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告别化工,燕子矶迎来新一轮腾飞 “燕子矶地区”是指西至幕府山、东至绕城高速、北至长江、南至纬一路的18平方公里土地,这里曾是从城北渡江的要津。在此工作、生活近40年的董跃明,见证了燕子矶的变迁。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工业到来前,燕子矶脚下农田一望无际,生活在此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幕府山、长江的自然资源谋营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南京一批重工企业撤出市区,在长江边的燕子矶落脚,这一待就是30多年。“大家从农民变成工人,收入提高。”最初的欣喜后,副作用出现。巨大的烟囱遮天蔽日,向天空吐出废气,每家每户紧闭门窗;废水排进十里长沟的三条支流,臭不可闻。 2010年1月,南京市把“燕子矶地区化工企业整治搬迁”列为年度十大重点民生工程;同年2月22日,市政府成立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栖霞区相应成立了化工企业整治办公室,市、区两级联动开展工作,拉开了化工企业整治的序幕。 2012年底起,66家化工企业全面停产、变迁,燕子矶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新城的道路、保障房、商业综合体、文化公园、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纷纷启动,燕子矶开始新一轮展翅腾飞。 重拾文化资源,再现昔日金陵胜景 燕子矶地区还分布着多处名胜古迹。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燕子矶,历史上曾周边遍布弘济寺、观音阁、三台洞、达摩洞、明外郭城、宋代陵墓石刻等众多古迹,加上其独有的“燕矶夕照”美景,不仅留住了康熙、乾隆等帝王的脚步,也留下了陶行知等文化名人的足迹。同时,作为曾经的长江渡口,燕子矶也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码头老街。 这里分布着供销社、照相馆、电影院、小剧场,还有老街两侧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我的外婆就曾在老街上下面条、炸馓子。”“80后”的燕子矶居民聂露露告诉记者,当年燕子矶老街的繁华不逊城里,来往商贩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在燕子矶新城的打造中,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将进一步打造发掘:建成幕燕滨江风光带;完成以观音门为主的明外郭百里风光带、滨江公园项目;同时保留燕子矶与笆斗山之间的老码头,作为工业文化遗存进行展示;老街动迁改造,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延续老镇肌理,以明清历史为主体,形成旅游文化小镇,打造南京滨江旅游新亮点。 旧城更新,5年内清除棚户、危旧房 在工业搬迁的同时,燕子矶地区的城中村、危旧房也启动了改造。据燕子矶新城指挥部介绍,环境整治涉及居住类拆迁30处,其中城中村22处,棚户区8处,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2012年开展临江路一期项目拆迁以来,指挥部先后开展了观音门一期、保障房一期项目、二桥沿线、薛家村及枣林村、王家前及化工一组、滨江公园一期、经五路二期东西两侧、下庙村、保障房二期、王家前及枣林村、燕子矶保障房、晓庄村、吉祥村共14个项目约198.92万平方米的拆迁。 2015年,指挥部还将进行燕子矶老镇、晓庄村、滨江风光带环境综合整治等10个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工程,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任务,基本消除燕子矶地区的破旧面貌。 现代服务业聚集,宜居新城兴起 燕子矶片区将建成滨江宜居新城,并以“一轴两带六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按照规划,新城将打造“六横六纵”的便捷交通网络,改造和新建51条道路,未来地铁1号线、6号线、7号线将在新城设立9个站点,保留和新建17所中小学、1家高品质综合医疗服务中心,建设1个大型综合体育场馆、2个大型公园、1处大型文化设施,使新城的义务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达到南京市平均水平。 燕子矶拥有广阔大气的长江风景,坐揽燕子矶公园、燕子矶老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内部工业遗迹的历史沧桑,彰显未来现代化都市的休闲活力。“宜居新城”将成为燕子矶的新标签、燕子矶人的新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