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商务信息 > 教育培训 > “贴书男孩”考出335分 超出本二分数线23分
在线登报
“贴书男孩”考出335分 超出本二分数线23分
  • 作者:佚名 2014/7/1 6:37:26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孙雪良写字,脸部几乎要贴着作业本。

    吴江盛泽中学的高三学生孙雪良,因为患有先天性的眼疾,只有把书放在距离眼睛三四厘米的地方才能看清楚。几年前,他的母亲又因病离开人世,并欠下不少医疗费。遭遇了种种不幸,孙雪良凭借惊人毅力克服无数困难,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335分的好成绩,超过本二分数线23分。小孙表示,他想到南京读医学,圆自己的大学梦,更圆母亲生前的愿望。

    先天性眼疾
    没有让他沉沦

    “上小学的第一天,我就看不到黑板上的内容,课本上的字也要把双眼贴在书上才能看得清。”所以,从那时开始孙雪良就知道自己患有眼疾,只有桌椅等大物件才能看清,细小的东西完全看不见。孙雪良的父亲孙荣法告诉记者,他曾经多次带儿子去医院。“他9岁时,我带他到苏州一家眼科医院求医,医生说他患有先天性眼疾,需要手术移植健康的眼球。15岁时,还去过一家儿童眼科医院,可因家中实在拿不出医药费,他的眼睛还是没能得到医治。”

    眼睛被鉴定为三级残疾的孙雪良却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孙雪良笑着告诉记者:“双眼离书本5厘米左右我就能看清字了。十几年来我一直这么看书,习惯后一次看十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眼酸。”读小学时,学校曾建议孙雪良就读盲人学校,可他坚持要在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多少。

    母亲的离世

    让贫寒家庭雪上加霜

    孙雪良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但命运却没有就此眷顾这个家庭。小孙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除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之类的疾病外,精神也有问题。“给妈妈治病每年都需要花五六千元,家里也借了很多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六年后,孙雪良的母亲不堪病痛折磨,自己结束了生命。这样的家庭变故对小孙一家无异于雪上加霜。“我眼睛残疾,母亲也离我而去,今后我的生活该怎么过?”那时孙雪良才读初一。

    “我不能自暴自弃,妈妈一定也不希望我这样,我要坚强地活下去。”经过一周的挣扎和反思,孙雪良又重振旗鼓,走进了校园。“妈妈生前曾经给我说过,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并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孙雪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努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贫寒的家庭一直靠着父亲孙荣法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支撑着。而此时的这个家庭,除了有几万元的外债外,几乎已经清贫到一无所有。生活是如此艰难,但懂事的孙雪良还是选择接受生活给予他的一切,和父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班主任眼中的他

    坚强又阳光

    说起孙雪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杨有太多的赞美:“这个孩子的品质真的很好,朴实,虽然眼睛残疾,但却一点都不自卑,还很阳光。”

    也许就是这样一直注意细节的品质让孙雪良得以在高考中发挥超常。刘杨告诉记者:“在这次的高考中,孙雪良发挥得特别好,这完全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其实高三上半学期时,刘杨也曾建议孙雪良参加特殊高考,可倔强的孙雪良依旧婉言谢绝:“我平时成绩不差,不需要特殊照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考场,参加高考!上大学!”从此孙雪良就比一般人都刻苦。“从来看不到这个孩子嬉戏玩闹,他抓时间抓得特别紧,每次在路上都看到他急匆匆地走。”

    “水晶球学长”倪振威

    是他心目中的学习楷模

    本报曾经报道的“水晶球男孩”倪振威,是高孙雪良两届的盛泽中学校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倪振威手持水晶球刻苦学习,最终考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事迹鼓舞了当时正在读高一的孙雪良。因为同样是患有眼疾,所以孙雪良颇受鼓舞。“既然倪学长和我一样都有眼疾,他能考取理想的大学,我也能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雪良经过努力,在这次的高考中发挥出色,考出了总分335分的好成绩,超过本二分数线23分!其中数学161分、语文108分、英语64分,奖励2分,物理B,化学A。“高考那几天我心态还蛮好的,心情也不错,但是高考之后反而又点紧张,现在知道分数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想到南京读医学本科院校 

    因为眼疾受阻

    这两天,孙雪良全家正在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事。孙雪良自己最理想的学校是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准备主修康复医学。“学习专业知识,帮助其他和我一样的患者!”然而因为眼疾的影响,读这两所学校比较困难。“我们打电话问了学校的招生老师,说体检要求是眼睛近视不超过800度。看来是不能填报了。”孙荣法颇为无奈地说,最好在省内读个本科,方便照顾,但本科院校对身体要求较高,实在不行只能选择专科学校了。

    说到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孙雪良毫不犹豫地说,针灸和推拿类的职业是他的第一选择,希望学相关专业和一技之长,以后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自食其力。实习生 杨洋 本报记者 顾秋萍 文/摄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